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1、相互联结→区分共性与个性、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共性与个性是从性质角度而言,多数与少数、整体与部分是从数量、范围角度而言。多数与少数是事物数量上的差别,不能说多数存在于少数之中,少数包含多数;整体虽由部分组成,但不是事物各部分的共同本质(普遍性是同类事物的共性),也不能说整体寓于部分之中。 2、相互转化。 齐国国相晏婴面对楚王对“齐人善盗”的讽刺,说了这么一段话:“婴闻之,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桔子生在淮南能够结出硕果,种在淮北,则只能长出苦涩的枸枳,这是因为淮北的水土不同于淮南的水土;同样,齐国人在齐国内可以安居乐业,一到楚国却成为盗贼,这也是因为齐、楚两国的水土不同罢了。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植物的长势,还是人的行为,由于环境的改变而发生了变化:在一种环境下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种环境下则成了特殊性的东西。 3、方法论: (1)认识事物的次序:特殊—普遍—特殊。 (2)科学工作的方法: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 苏轼不识菊花落瓣与三峡水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有一天,苏轼和好友高僧佛印泛舟长江。正举杯畅饮间,苏东坡忽然用手往江岸一指,笑而不语。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随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扇子抛入水中。 两人面面相觑,不禁大笑起来。原来,这是一副哑联。苏东坡的上联是:“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的下联是:“水流东坡尸(东坡诗)。”从这个故事中我们感受到文人雅士的情趣。 佛印虽是出家人,却顿顿不避酒肉。有一天,佛印煎了鱼下酒,正巧苏轼登门来访。佛印急忙把鱼藏在大磬(木鱼)之下。苏轼早已闻到鱼香,进门不见,心里一转计上心来,故意说道:“今日来向大师请教,向阳门第春常在的下句是什么?”佛印顺口就说出下句:积善人家庆有余。苏轼抚掌大笑:“既然磬(庆)里有鱼(余),那就积点善,拿来共享吧。” 苏轼不仅是文学大家,在饕餮美食上也很有一手,除了广闻人知的东坡肘子外,苏学士还擅长烧鱼,其烹制的鱼堪称一绝。一次,苏轼雅兴大发,亲自下橱做鱼,刚刚烧好,隔着窗户看见佛印进来了,于是慌忙把鱼藏到了碗橱顶部。佛印进门就道:“今天向子瞻兄请教,敢问苏轼的苏怎么写?”苏轼拉长着脸回应:“苏者,上草下左鱼又禾。”佛印又道:“那这个鱼放到右边行吗?”苏轼道:“也可。”佛印接着道:“那这个鱼放上边行吗?”苏轼道:“哪有鱼放上面的道理?”佛印指着碗橱顶,笑道:“既然子瞻兄也知晓这个道理,那为何还把鱼放在上面,那就拿下来我们一起吃吧。” 北宋时期,宋人屡遭北方的辽国侵犯,居心求和的朝廷引来一辽邦使者,这个使者出上联要宋人答对:三光日月星。如对出下联则撤兵议和。此联看似简单,实不易对。出句的数字恰与后面的事物相符,而对句所选数字对应事物都会多于三或少于三。恰逢回京述职的苏轼,大笔一挥,巧妙对上下联:四诗风雅颂。该对联妙在“四诗”只有“风雅颂”三个名称,因为《诗经》中有“大雅”、“小雅”,合称为“雅”。加之“国风”、“颂诗”共四部分,故《诗经》亦称“四诗”。对句妙语天成,辽使佩服至极。 从这些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苏轼确实有渊博的学识和过人的才华。苏轼自己也颇为自负。一次,苏轼乘着酒兴,挥笔写了一副对联,命家人贴在大门口:“读遍天下书;识尽人间字。” 后来苏轼进京,去拜见宰相王安石,在书房看见王安石有一首没写完的《咏菊》诗,开头两句是“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看后,不以为然,心想,菊花敢与秋霜战,至死焦干枯烂,并不落瓣,怎么会“吹落黄花满地金”呢?于是依韵续诗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王安石见到续诗,安排苏轼到黄州当团练副使。苏轼在黄州当官一年,一日重九之后,苏东坡与好友陈季常到后花园赏花,不禁大吃一惊,只见菊花棚下,满地铺金,枝上全无一朵。至此方知,同为菊花,竟也有落瓣与不落瓣之分。菊花的个性是十分丰富的,有大小、颜色、花型、花期的差别,也有故事中讲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9e9faed102de2bd960588d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