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作者:刘少锋 黄毅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16期 【摘 要】大学生是引领社会公德健康发展的先锋模范,其社会公德水平直接影响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低。当前我国仍存在部分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的现象,文章指出了当前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培养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公德;原因;对策 社会公德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既包括公共生活中的行为准则,也包括与个人品德相对立的、反映阶级和民族共同利益的社会道德规范。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我国经济腾飞和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不仅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将产生深远影响。 一、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传统的社会公德规范受到了强烈冲击,重实效、重现实、重效益的观念为人们所接受。大学生价值取向还处于形成阶段,比较容易受到干扰,同时生活中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未受到应有的惩罚,遵守社会公德未得到相应的回报,对大学生的行为选择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导致部分学生放弃高尚的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功利化、价值评价利己化,社会公德意识淡化。 (二)大学生自身缺陷 大学生处在心理发展的动荡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熟,在思想上出现理性与盲目、自强与脆弱、单纯与复杂、活跃与混乱等矛盾。由于对自我认知的内在分裂,导致价值评判在自我与他人和社会上的双重标准,将功利尺度指向自我,降低对自身的要求和标准,其道德实践能力低于其道德认知水平。比如部分学生把打饭插队、乱扔垃圾看为区区小事;甚至有的学生把浪费粮食视为个人习惯。 (三)学校教育的不足 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正如大卫·柏斯卡所说:“教育不能与道德相脱离,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我国教育方针中强调学生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由于学校过于关注成绩,在社会公德教育上重知轻行,出现教育目标理想化,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教育过程抽象化,知与行不协调。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知识灌输和能力培养,导致教育方式单调、枯燥,对思想品德、道德修养等的重视力度不够。 (四)家庭教育的缺位 家庭是子女的第一所学校,是孩子人生的起点和个体生活的摇篮,对道德品格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但由于社会环境和市场经济的影响,家庭道德教育呈现弱化的趋势。当前我国大学生独生子女较多,父母对孩子倍加溺爱娇宠,家庭教育以应试成绩为标准,重视智力开发,忽视了自身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导致部分学生人格不健全。 二、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培养途径 (一)优化育人环境、营造良性社会公德氛围 良好的道德品质不是先天形成,而是在后天环境的影响和教育下形成的,加强社会公德建设,净化社会风气,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环境能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公德修养。因此,学校应加强人文环境建设,用高品位、高档次的精神作品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营造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使健康、文明、和谐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在全社会努力营造扬善惩恶的伦理机制,形成良性社会公德风尚。 (二)抓住身心特点,提升社会公德修养 大学生是高智能的知识群,具有思维活跃、易接受新生事物的特点,但由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往往又降低对自身的要求和标准。因此,大学生要结合自身特点提高公德修养,乐于听取老师和同学的批评,及时剖析言行,防止意识与行为出现偏差。社会公德水平的判断标准不是以公德知识的多少,而是以践行公德规范的能力。作为大学生要严于律己,从自我做起,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抵制不良行为的侵袭,实现知与行的统一。 (三)依托“三课”和教师、强化社会公德教育 “三课”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课、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三课”是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让学生能够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在教育过程中应转变教育观念和方式,防止生硬化、理论化,多一些社会实践,少一些理论灌输,重视对学生的示范作用。 (四)发挥家庭对大学生公德养成的影响力 家庭是人生的起点和子女的第一所学校。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应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影响力,转变当前“重智轻德”的教育观念,强化家庭道德教育在人格塑造中的作用。“才者,德之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没有道德的人,学问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因此,家庭教育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位。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不断学习新知识,更新知识结构,提高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适时改进教育方法,不能过度保护或溺爱,留心观察孩子的言行,当孩子遇到困难时适当的关心和帮助,取得好成绩时适当的鼓励,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总之,社会为社会公德的培养提供了公共规范和实践空间,是社会公德教育的基础。大学生自我调节是社会公德培养的内因,在社会公德培养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家庭教育对道德品格的形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自身、学校、家庭四个方面的协力合作。 参考文献 [1] 焦焕章,徐恩芳.关于国外学校德育的若干考察[J].道德与文明,1995(1). [2]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N].人民日报,2001-10-25. [3] 侯怀银.德育传统的当代价值[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4] 朱小闯.道德对德育的批判与渴求[J].班主任之友,2006 (1).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aca80eb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