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的价值与意义_大学的意义 大学的意义 5月4日,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在北大120周年校庆致辞时把“鸿鹄(hu)之志”读成了“鸿鹄(hao)之志”,一时引起舆论哗然,而后,林校长的一封道歉信,更是把舆论推向了高潮。大家纷纷质疑当今大学的价值还剩多少?前段时间毕业季,很多大学的毕业致辞再次登上舆论热点,不过这次是正面的了,讨论的多是人生意义、社会价值等究极问题。大学的一些行为,能成为舆论热点,这说明了人们对大学的关注与重视。人们为什么会这么关注与重视大学呢?这与大学的功能有一定的关联,大学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培养好学生,而培养好学生是与普罗大众息息相关的,尤其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中国。但是,培养好学生的关键是什么呢?我认为,关键在于教师,尤其是大师级教师。清华校长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何谓大师?首先,他必有高尚的人格,其次,他必有高超的学问,唯有如此,他才能使学生发自内心的去景仰、去学习。一所好大学,必有大师级教师,他可以代表整个学校的精神、气质。他即使不能给所有的学生上课,也可以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去熏陶渐染每一位学子。但是,本文的重点不在于讨论大师,而是讨论大学的最基本的意义,也就是大学需要给予学生什么。 《礼记·大学》开篇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 在止于至善。”其实,这就指出了大学应该给大学生什么了。 首先是良好的道德。这个道德,与一般意义上的道德是不一样的,它是哲学意义上的道德,包含一般意义上的道德。一般意义上的道德,无外乎是做善人、行善事,而这个道德,是对人生终极意义上的追求,类似于《道德经》中的这个道德,之所以不用确定的语气来说,是因为后来宋明理学对“道德”有过大的辩论,那个就比较复杂了。好像有点不可名、不可说的意味。如果非要用具体的比喻来说,就像宗教中的至高神一样,如基督教中的上帝,中国人不讲宗教,只讲成王成圣,后来大一统了,不讲成王,只讲成圣,而道德,就是成圣的标准,是完美无缺。为什么首先要讲道德呢?因为人活着首先要有一个追求、有一个目标。为什么今天的中国那么浮躁?其原因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失去了传承,找不到可以值得我们坚定追求的东西。现代社会,理性统治一切,一切向资本看齐,一切资本向钱看齐,把我们的人生寄托在这些虚幻的东西上面,无疑会经常痛苦不已,甚至异化。西方人,笃信基督教,而基督教尤其是新教教义,是推动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伦理动力,把人生追求寄托在上帝选民身上,无疑会减少很多焦虑。但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经历了百余年的殖民统治及现代化的摧残,几乎已经断层,而且相比于宗教,传统文化没有那么强烈的诱惑力,毕竟不需要笼络教徒,所以现在已经几乎没有人再相信成圣之学的传统了。其实,经历成百上千年的演变,成圣之学在明朝中期已经变得很接地气了。明中期的大小与成色 之辩,争论的焦点就是成圣这一人生理想与实践的关系。成圣是一个很大的理想,但是怎么做,人们的观点不同,有人认为做大事,有人认为做小事,后者被指为是街头巷尾下里巴人之学,但实践证明,后者是正确的,尤其是经过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总结之后。就像金矿一样,大小远不及成色含量相对重要。晚明时期,士子中流行功过簿,每日一记,日日进取,进取一寸有进取一寸的欢喜,每日离目标更近一步。后来,曾国藩用日记的形式把这种传统发扬光大。如果天天只想着做大事、做好梦,不去实际行动,无疑是失败的。道德的道,就是道路,道路得用脚步去行走。当然,在现代社会谈什么成圣是荒谬的,大学也不可能去谈这些东西,但大学要谈什么呢?答案是理想,大学应该是一个培养理想主义的地方。无论是为往圣继学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人类 做贡献,还是去国企政府、去山区支教、去做环卫工人,都应该得到容忍,都应该受到鼓励。但在当今大学,说出这些,不仅会被同学取笑,很大可能也会被老师取笑。如果北大那个卖猪肉的学子在大学时说自己的理想是卖猪肉,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呢?我不想知道会不会有嘲笑,我只想知道他的同学老师会不会用专业知识去帮他实现这个理想。父母不理解孩子的理想有情可原,毕竟认知能力、实现能力有限,但大学如果还不理解学生的理想,那就无可原谅了。父母可能扼杀孩子的其他“想法”,一心把孩子送入大学,但大学如果再接着扼杀,就真可谓是人间悲剧了。理想主义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气质,靠培养很难,得靠熏陶。所以 要求大学要有一种理想主义的精神风貌,这种精神风貌的存续在于大学里的教师。《论语·子罕》篇云:“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硕师之风,对于大学来说,真是山高水长。观当今大学,能令学生发自内心钦佩的老师真不多,这固然有社会原因,但个人原因还是占很大部分的。7月19日,中山大学的一则学生会干部公告,上面的官僚之风,简直令人惊悚。孙中山的“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可立志做大官”的话就刻在中山大学校园里,我不知道还有何意义!刨却混吃等死,难道人活在世上只有挣大钱、做大官是值得追求的理想?大学,应该是远离世俗的象牙塔,但观此现象,我们的大学是离世俗比世俗都近,走在了前列。 其次是自我更新的能力。上面,是站在一个很高的点上来谈大学应该给予学生的理想道德意义,是一个纲领性的东西,人的一生需要些纲领性的东西。大学除了理想主义之外,还有培养人能力的功能。毕竟,大学也是传授知识的地方。大学,是分专业的,每个学生都要选一个专业,学习这个专业的技能,培养专业精神与专业道德,为未来走上社会打好基础,不至于与社会脱轨。虽然说,大学里学到的知识都是已经过时的东西,但它是培养能力必须经过的阶段,不可荒废。但是,除了专业能力,大学还需要培养什么能力来保证学生走上社会能够走得稳、走得远呢?那 就是自我更新的能力。这个能力有三点要求,一是“无”的心态,二是不断学习的习惯,三是勇于尝试的能力。 《道德经》中有一句经典的话,无为有之用。无,不是说什么都不学、什么都不做,而是要时时放空心态,打破自己的壁垒。只有这样,自己的能力才会时时提升。如果自满,注定会退步,傲必生惰。曾国藩说过:“古之最毁人者,惟傲与惰。”自满,只会滋生骄傲心里,让自己固步自封。因此,要树立“无”的心态,来破掉傲与惰的陋习。苏格拉底曾说:“自知无知乃一切真知之始。”“无”的另一面是能容。《庄子》“齐物论”强调要有无差别心、无是非心、无对立心,只有当我们不带有色眼镜看人看事时,才能看到他人好的一面,看到自己不足的一面,从而取有余而补不足,行天之道。有“无”才能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唯有“无”,才能宽容一切、包容万物,获得最长久的“有”。这种心态,不仅有利于我们学习,更有利于我们快乐身心。保持了“无“的心态”,才会有不断学习的习惯,才会有勇于尝试的动力。现代社会,是一个更新迭代速度非常快的社会,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保持不落伍,不被甩开。而不断尝试,是要求我们把学习的思考和实践相结合,不只从书本中学,更要从实践中学,以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升华理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固步自封,去尝试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莫考虑太多的功利,说不定日后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认为,获得这三点能力,比掌握专业知识更重要,它能够让你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社 会里保持自我更新以适应的能力。对于大学来说,要给予学生这样的能力,一方面需要让学生有机会接触更多的专业,博雅教育多一点,另一方面是要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用实践来冲击固有思维,获得新体验、新知识。 最后是乐天知命的定力。《大学》,是中国古代的成人之学,是一个人长成大人必须要学的学问。古人云:“知恐惧,知羞耻,知艰难,方为成人。”一个人要何以面对恐惧、羞耻、艰难?得凭定力。《大学》里提的“三纲八目”,第一句话就是“知止而后有定”。定,就是定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c88112ae7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