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中国老百姓百年来的生存真相就是猥琐、卑微、苦难和苟活 陈忠实《白鹿原》原著确实苍凉大气,也浑厚复杂,透过黄土高坡一片古老塬子里、那群拙朴村民中几代人的喜怒哀乐,试图呈现一个族群史诗般的苦难、猥琐、蒙昧以及悲哀、坚韧和无奈。 这是一部对自己民族、自己国家表示巨大同情甚至哀悼的伟大作品。电影《白鹿原》由于篇幅原因,在内容载量上自然要做减法,被迫抽去了几条原本很重要的人物线索,也删掉了大量血肉丰满、有声有色的情节,面对这样一个大部头故事的改编,编剧和导演的文学素养及戏剧审美,需要达到一种非同寻常的高度和宽度,否则就会自取其辱。总体看,电影故事的整体框架还算立得住,人物刻画也保住了基本形貌和气息,而且难得的是,叙事并不急躁匆忙,节奏上有舒有缓,对白的精炼是最大的亮点(如果你看过原著就知道,电影里的对白容量几乎只有原话的几十分之一)。画面语言的讲究是十分专业的,1 / 3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许多构图非常精妙,让人过目难忘。全程采用陕西话,更是必要,是极其关键的一个特色。主要演员的演绎,堪称出色,张丰毅的老戏骨实力是整部戏的支柱,这应该是二三十年来张丰毅最棒的一次出演,假如换个人再演一次,很难超过他了。张雨绮凭借小娥一夜成名,是有充分理由的,她在这里的演出可以用惟妙惟肖来形容,毫无破绽。 每次阅读或者观看《白鹿原》,就会油然联想起余华的《活着》。二者在结构和诉求上的相似度很高,都有很长的时间跨度,都有九死一生而苟延残喘的卑微与坚韧,都以一种极致的没完没了的宿命轮回式的灾难苦难来诠释“好死不如赖活着”的真相与意义。都具有绵里藏针的批判,和欲哭无泪的控诉。但二者的差异也如此之大,一南一北,风土人情大相径庭;一东一西,叙事风格完全不同。可谓遥相呼应。 最后,电影《白鹿原》的艺术个性给人新奇,浓厚的西北风,与时下被“北京帮”垄断、满篇京片子、已经严重近亲繁殖的所谓中国电影“主流风格”完全不一样,既有张艺谋那类雄浑大气的样子,也2 / 3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ca1f9a6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