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如何,是个人决定社会,还是社会决定个人,个人应该是社会的服从者,还是社会生活的主宰者?这是一个人们多少年来一直长期争论的问题。 社会学创始人孔德的“实证主义”观认为,人完全是由社会塑造的,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家庭而不是个人。家庭、等级、行会、团体、教会、国家这些社会组织协调起来,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和秩序。与孔德相反。韦伯认为个人的动机和行为的主观意义是社会现象的本质。库利反对把个人与社会二元化.认为没有脱离社会的个人,也没有脱离个人的社会,个人生活的社会性是通过与他人的交往获得的„„ 其实,我们应该从以下角度去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 一、社会对人的决定 人是生活在社会这个大环境里的,所以社会为个人提供了一个历史舞台,同时社会也为个人提供了人生的游戏规则。所以个人首先要受制于社会的约束的。 首先,个人是社会的一份子,个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其次,个人内在气质的形成是要受社会影响的。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人的性格,个人的兴趣,个人的发展方向,个人的远大抱负„„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个人所谓的一切个性都与社会现实情况有着莫大的关系。最后,个人的理想的实现是需要社会提供环境的。比如说恐龙的灭绝,当社会自然环境恶劣,不适合它们生存,就要灭绝。再比如在旧中国,科学家献身科学事业,但苦于经费不足而报国无门,社会经济条件不允许,个人的理想有如何能实现? 从社会规律的层次来看,人是服从于社会的,是社会的作品;人通过学习社会文化,扮演社会规定的角色,从而完成一个社会成员的使命,人无时无刻不受社会的制约和决定。从这个角度说,社会决定人。 二、个人对社会的塑造 任何个人的活动对社会的发展总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作用。一切正常的个人总要在社会生活中担负一定的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从事这样那样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从而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留下自己的印记。 从历史的角度出发,人是社会的塑造者,人的社会交往改变着社会关系,改变着社会规范.从而引起了社会变迁。这意味着人决定社会。 三、社会类型对人与社会关系的制约 人与社会的关系还因社会类型不同而不同,在有些社会中,个人自由更为重要,在有些社会中,集体精神,无私奉献才是社会推崇的道德标准。因此,社会与人的互相制约关系是因社会环境不同而不同的。比如说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要求我们要具有集体主义价值观。我们要把个人利益服从与集体利益。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从社会的发展历程都可以总结出,社会类型制约着人与社会的关系。 既然得出了人社会的关系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在社会中生存呢?其实归根到底就是要求我们自己的主观愿望比较地接近于客观现实,或者能比较接近地认识到客观现实。 个人只能顺应社会,把社会当成个大机器,只能在这个庞然大物之中,在这个巨大的力量之中去找寻一点机会,能适合个人的一点点机会,做一点工作,得到一点回报和成功。毛泽东也一样,不是他计划好要改造世界,是在世界的变化大潮中做了一个合格的领袖应当做的工作,一切全都是社会潮流使然。没有人能创造历史,更没有人能逆历史潮流而动,社会的发展变化一定不可能是以一人之力来推动,个人只可能在社会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发现一点自己可以做出的贡献。 对个人来说实际能做的事情范围十分的有限,人的精力、能力和时间也十分有限,所以人找到一个合适的事情做是幸运的。个人不能高估自己的能力,千万不要认为自己想做什么就一定能做什么,也一定能做成什么。我们在社会的面前的确是非常的渺小,相对于社会来说,我们如同一只小小的蚂蚁,任何一点力量就能让我们命丧黄泉,更是任何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因素就会让我们功败垂成,我们不可能想着要去做社会的主,只能由社会来做我们的主,社会确实随时随地都能做得了我们的主,也确实随时随地都已经在做我们的主。人生的自由绝不像我们平常所想象的那样多。我们个人本质上是社会,是自然,是世界的小小一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cc1053a0912a216147929a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