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狄亚女性形象分析[《美狄亚》和《革命之路》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时间:2023-04-19 18:28:1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美狄亚女性形象分析[《美狄亚》和《革命之路》中的女

性形象分析]

内容摘要:美狄亚和爱普莉是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女性,她们的故事也迥然不同,但两者均为男性作家笔下塑造的女性形象,且作家都被誉为对维护女性权益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尝试对男性视角下的女性形象予以解读。

关键词:《美狄亚》《革命之路》男性视角

欧里庇得斯现存的18部剧作,有关女性题材的达12,享誉世界的《美狄亚》历来被女性主义者认为是人类文学史上最早的女性代言人。当今由著名导演山姆门德斯根据查德亚特斯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革命之路》上映,因提出女性生存状态以及堕胎等一系列尖锐问题而备受关注。前者的经典地位毋庸置疑,对女性的关注也被公认;后者因多位巨匠倾情打造一举摘取了全球奖的桂冠,成为奥斯卡的提名影片。两部作品均出自男性作家之手,虽然两位作家都声称本着客观的宗旨创作,但我们仍然不难从作品内部觉察到男性视角的残留痕迹。

欧里庇得斯在《美狄亚》中通篇洋溢着对古代雅典社会妇女的同情。通过女仆、歌队以及美狄亚的独白和对话将她的不幸表达得淋漓尽致。被丈夫抛弃、被城堡驱逐、被家人仇恨、被外邦人排斥,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的困境,她绝望中的哭诉不知赚取了多少读者的眼泪,但我们在悲叹美狄亚的不幸时对其复仇手段的恐惧也达到了生命承受的极点。对这种被后人概括为的“极端艺术”想必大多数人还是不敢苟同的。欧里庇得斯一边为她的不幸散一掬悲伤泪,一边又将她塑造为一个十足的暴力者。为了得到爱,亲手谋杀了父亲和兄弟;同样为了失去的爱情,亲刃了两个可爱的孩子,毒死了公主和国王。整个暴力筹划过程让我们不寒而栗,她的冷酷让我们


血液凝固。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人物的性格必须“适合”,美狄亚的暴力和雄辩让这一女性形象大打折扣。她近乎于男性的反抗形式在摧毁男性秩序的同时,也否认了女性本质。波伏娃所言“她们在所给予她们的客体即他者角色和坚持自由之间犹豫不决。”[1]美狄亚在“女性天性”和维护自身权益之间严重失衡,这也就为公元前的女性之声的传播添置了消声器,我们对后来的男权话语独霸天下也就不难理解了。

《革命之路》在申奥的海报上写下了这样的注解“特殊时代下的家庭革命”,在解构席卷全球的当下,让人顺其自然地将其提高到“意识形态”的高度。革谁的命,影片没有正面提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反正最终爱普莉死了,那未出世的婴儿死了。随着妇女解放意识的不断高涨,男权已经不再用棍棒来压迫女性,但他们绝对不会轻易的放弃优越地位。《革命之路》讲的是发生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康涅狄格州一个“革命山庄”住宅区里一对青年夫妻之间的悲剧。爱普莉的自我拯救方案是远走巴黎,实现夫妻二人的理想。但这一计划却将这个家庭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影片一直在试图展示语言的不确定性,交流的无用性。回想影片,似乎一直是弗兰克在努力交流,爱普莉却一直在拒绝,她说的最多的就是“top”。与《美狄亚》相比,观众不是将同情的焦点聚于一方,将另一方打入反派,例如伊阿宋就是典型的伪君子。弗兰克则不同,他一直在为挽救家庭做努,而爱普莉在逃避现实,似乎是她更不近人情。可是当每个人都是自私地期望生活能够按照自我的意愿发展的时候,交流只会变成辩解和争执。在父权制社会中,女性是沉默的,是从属于他人的人。男性作为支配群体通过控制话语来达到目的,他们剥夺了妇女的话语权进而取得了控制权。爱普莉之所以沉默是因为没有自己的话语,也就无法按照体验言说。苏珊巴说“沉默包括了所有潜在的声音,白纸包括了所有可能的色彩”[2],爱普莉选择沉默来反抗,弗兰克在这种沉默面前狼狈不堪。他捶胸顿足、歇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cf75a173a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b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