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行政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是国家实现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要机构,不以盈利为目的,因而涉及经营业务的经济活动相对没有或者很少,所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很少会进行财务分析。但是,随着行政事业单位改革改制的进展,财务分析问题逐渐凸现,其实,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不光有预算管理,也有财务分析,二者都是行政事业单位改善内部管理,提升服务效率的重要手段,笔者拟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特点就行研究,希望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不足,措施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概述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目前执行的是《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等。行政事业单位由于其社会公益属性,其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该拨款也并不以获取收益为目的,即使有收入,行政事业单位也不能支配,国家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强调收支两条线。 行政事业单位逐渐建立了比较完备的财务规则和会计制度,以此为契机,相关财务分析指标、分析方法也已经比较完善。不过,相较于企业的财务分析,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应用还很薄弱。 二、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财务分析的必要性 是深化改革的需要。行政事业如何提高服务效率,提高服务能力,是我国深化改革的目标,进行财务分析是深化管理、服务于行政事业单位深化改革的需要。有效的财务分析工作,包含单位的各项经济业务活动和财务收支的全过程,不仅能指导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还能帮助单位管理者及各方利益相关者做出正确的决策,还能加速改革进程。 1.财务分析首先能够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基础财务资料进行汇集与整理,以备管理之需 财务分析需要大量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作为财务分析的前期工作,因为财务分析的内容众多,主要有:单位财务收支状况;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资金运行情况;资产管理情况;专项经费的使用情况等。鉴于此,在正式的财务分析工作之前,需要做大量的涉及各个方面的前期工作。财务人员需要搜集、查阅、整理、分析各类资料和整理各种数据。财务人员能够在此过程中积累多角度、全面的数据资源。这些为财务分析准备的资料,客观上也为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提供了充足的基础资料。 2.财务分析是一个科学完整的系统,其结果的合理运用能够保证管理者决策的公正性、客观性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以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科学的分析方法能形成一个科学完整的系统,能够在客观上合理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在做出决策时的公正性与客观性。事业单位的管理者能够对这些数据和分析结果进行正确把握,可以对事业单位的未来发展和战略做出正确的决策。 三、行政单位财务分析的当前现状 1.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分析不够重视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普遍对财务核算和预算比较重视,因为财务核算关系到主管部门的考核和账目清晰,预算关系到拨款时间和金额,而对不关似乎无关痛痒的财务分析工作相对忽略。因而,相较于会计核算和预算管理,财务分析工作几乎没有。 2.财务分析指标有待完善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指标尚未如企业那样形成体系,还有待完善,分别阐述如下: (1)行政单位财务分析指标主要有: ①支出增长率,主要衡量行政单位支出增长水平,计算公式为: 支出增长率=(本期支出总数÷上期支出总数-1)×100% ②人均开支,衡量行政单位人均年消耗经费水平。 人均开支=本期支出总额÷本期工资目平均人数 ③专项支出占总支出比重,衡量行政单位支出结构。 专项支出占总支出比重=本期专项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00% ④人员支出占总支出,比重衡量行政单位支出结构。 人员支出占总支出比重=(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它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本期支出总数×100% ⑤人车比重,衡量行政单位小汽车占有情况。 人车比重=期末工资目人数÷期末小汽车实有数∶1。 如上述仅仅是一些支出增长比、支出结构比,财务分析指标含金量比较低,对于财务管理而言意义也不大。 (2)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的指标主要有: ①经费自给率 经费自给率=(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它收入)÷(事业支出+经营支出)×100% 经费自给率主要用于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能力以及收入满足事业单位经常性支出能力的程度予以反映。 ②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率 人员支出比率=(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它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助学金)÷事业支出数×100% 公用支出比率=(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其它费用)÷事业支出×100% 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率主要用于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支出结构情况予以反映。 ③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资产负债率主要用于对行政事业单位债权人资金的安全保障程度,以及行政事业单位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反映。 当然,对于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财务指标所体现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对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而言,由于其完全不具有盈利性,因此财务分析的重点是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和事业单位的支出是否合理、是否符合预算等。对于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而言,资产负债率和经费自给率的财务分析作用要更强些;不过截止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指标尚未根据事业单位的具体类型而有所侧重和分类。 3.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不能反映实际 以收付实现制核算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无法反映会计期间内应收未收和应付未付的项目,导致单位的资产、负债、净资产失真。这是基于相关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财务规则所规定的收付实现制计量模式的决定的,目前尚无法改变。 四、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应如何做好财务分析工作 1.加强对新会计准则和新财政体制的学习 我国除了陆续颁布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等制度、还推行了新的财政管理体制,基本上建立了以政府采购为主体的国库集中收付管理制度。新体制的推行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管理的透明度,强化了财政资金的审批管理力度。所以,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人员也应当与时俱进,加强学习新制度、新准则、新内控,甚至加强对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的学习,理顺财务分析与财务核算间的辩证关系,使财务分析工作更加游刃有余。 2.加强财务分析制度建设,形成财务分析例会,培育财务分析人才 以“法制”代替“人治”,加强制度建设,让财务分析有法可依,从制度建设上把财务分析变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核算工作的延伸,即财务管理工作的最后一个工作环节,每月、每季度、每年都要有单位领导和所有中层甚至全体职工参加的财务分析例会,用财务分析的结果引导各部门经费的走向,形成人人重视财务管理,人人关心财务分析工作。 3.注意对各种财务分析方法的使用 行政事业单位在做财务分析时,要注意各种分析方法的合理使用。既要有定性分析法,也要有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一般是对定量分析法的补充。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可以以定量分析法为主、定性分析法为辅,并利用绝对值与相对值指标进行财务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因素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差额分析法等。其中比率分析法是运用最为频繁的一种方法,它一般是将企业一定时期内的实际收支数据与企业的计划指标(预算指标)或者上一时期内的实际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各数据的增减对比情况,及时找出造成差异的原因,并对今后的管理加以修定和指导。在比率分析法使用过程中,还可以加入一定的图形图表,从而更加简单直观的反映出各数据间的差异和变动趋势。 4.借鉴企业财务分析,加强财务分析理论研究学习,构建财务分析评价体系 要向企业学习,要多参加大学、国家会计学院等组织的财务分析、会计准则、制度的培训学习,及时更新知识,相关财政管理部门应组织部分财务理论与管理的专业人士针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建立一套适合在我国国情的财务分析评价管理体系,对当下的财务分析工作进行较为客观和专业的指导,以满足不同类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需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d42f2fb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