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谈语文》_现代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

时间:2022-12-14 08:24:1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朱光潜《谈语文_现代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

朱光潜《谈语文_现代文阅读题 文艺的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所以说文艺有社会性。我们虽看重文艺的社会性,却与一般从社会学观点谈文艺者所主张的不同。在他们看来,政治经济中的种种社会势力对于文艺倾向有决定性作用;在我们看来,这些势力虽可成为文艺风气转变的助因,而它的主因仍在作者对于读者的顾虑。各时代、各派别的文艺风气不同,因为读者的文化程度和审美趣味不同。汉人的典丽的词赋,六朝人的清新的骈俪文,唐宋人的平正通达的古文,多少都因为当时读者特别爱好那种味道,才特别发达。中国古代文艺欣赏者首先是作者的朋友和同行的文人,所以唱和的风气特盛,而文艺作品一向是用来给别人欣赏的,味道有特别的偏好。在西方,有爱听英雄故事的群众才有荷马史诗和中世纪传奇,有喜欢看戏的群众才有希腊悲剧和伊丽莎白后朝的戏剧。近代人喜欢看小说消遣,所以小说最盛行,这些都是很粗浅的事例,如果细加分析,文学史上体裁与风格的演变,都可以证明作者时时在迁就读者。

一个作者需要读者,就不能不看重读者;但是如果完全让读者牵着鼻子走,作者在艺术上也决不能有伟大的成就。就一般情形说,读者与作者比,文化程度较低,审美趣味较劣,也较富于守旧性。因此,作者常不免处在两难境遇:如果一味迎合读者,揣摩风气,他的艺术就难超过当时已达到的水准;如果一味立异为高,孤高自赏,他的艺术至少在当时找不到读者。在历史上,作者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因袭者,守成者;一是反抗者,创新者。不过这只是就粗浅的迹象而言,如果看得精细一点,文学史上因袭和反抗两种势力并非绝不相谋。纯粹的因袭者决不能成为艺术家,真正艺术家也绝不能只反抗而不因袭。所以聪明的艺术在应因袭时因袭,在应反抗时反抗。他接受群众,群众才接受他;但是他也要高出群众,群众才受到他的启迪。这话看来像圆滑骑墙,但是你想一想曹植、陶潜、阮籍、杜甫、韩愈、苏轼、莎士比亚、歌德、易卜生、托尔斯泰,哪一个大家不是如此?

一般人都以为文艺风气全是由少数革命作家形成的。我对此颇表怀疑。从文艺史看,种新兴作风在社会上能与势力,固然因为有大胆的作者,但主要是因为有同情的读者。唐代诗人如卢仝、李贺未尝不独树一帜,他们却未能形成风气。一种新风气的形成,表示作者的需要,也表示读者的需要;作者非此不揣摩,读者非此不爱好,于是相习成风,弥漫一时。等到相当时期以后,这种固定的作风由僵化而腐朽,读者看腻了,作者也须另辟途径。文艺的革命和政治的革命是一样的,只有领袖而无群众,决不能成功。作者与读者携手,一种风气才能养成,才能因袭;作者与读者携手,一种风气也才能破坏,才能转变。作者水准高,可以把读者的水准提高,这道理是人人承认的;读者的水准高,也可以把作者的水准提高,这道理也许不那么浅显,却是同样正确。

(摘编自朱光潜《谈语文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分数:3)A:从社会学观点谈文艺的人认为,政治经济中的种种社会势力对于文艺倾向有决定性作用。B:作者在创造时要注重读者的反应,但不能一味地迁就读者,否则就不能有伟大的


成就。C:作者有守成者与创新者之分,其实,在文学史上这两种势力并不互相抗衡,而是相通的。D:无论是破坏一种风气,还是养成一种风气,都需要作者与读者一起共同携手打造。答案为:C注:文学史上这两种势力并不互相抗衡,而是相通的表述不严密,文中文学史上因袭和反抗两种势力并非绝不相谋只是说两者有相通的时候,不是并不互相抗衡”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本题分数:3)A:各时代、各派别的文艺风气会受到读者的文化程度和审美趣味的影响,某种文体特别发达,都是因为当时爱好这种文章的人特别多。B:一般来说,读者相比作者而言,他们文化程度较低,审美趣味较劣,也比较守旧,因此,作者在创作时就会有一定的顾虑,往往处于两难境地。C:唐代诗人如卢仝、李贺独树一帜,诗风大胆,有一定的成就,但没有形成一种风气,其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同情他们的读者。D:作者与读者相辅相成,互相助进,作者水准高,也可以把读者的水准提高,反过来,读者的水准高,也可以把作者的水准提高。答案为:A注:某种文体特别发达,都是因为当时爱好这种文章的人特别多理解绝对化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分数:3)A:文艺有其社会性,作者经常会迁就读者,文学作品的体裁与风格的演变就是明证。B聪明的艺术家在处理因袭和反抗时的方法非常得当,他既接受群众,也会高于群众。C:古代的文艺作品,唱和风气很盛,文艺作品是给别人欣赏的,其格调低俗。D:新风气往往是在旧风气的打破中形成的,也是源自于作者与读者这两方的需要。答案为:C注:其格调低俗与原文不符,文艺作品一向是用来给别人欣赏的,味道有特别的偏好的意思是文艺作品都是为迎合欣赏者而而创作的,作品指向特定的欣赏对象

上一试题:《晋书·杜预传》|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下一试题:《宋史·刘师遗传》|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d485f31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1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