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教学反思 《落花生》一篇叙事散文,全文围绕“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来写,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我们要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围绕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一些效果: 一、价值取向:语文阅读教学只是示例教学,课堂上对课文内容的处理不要面面俱到,要抓住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加深理解,让学生学得充分学得深刻。《落花生》这篇课文,教师应抓住父亲所说的这几句话,作为学习该文的突破口,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善于质疑,设置悬念,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求异性思维。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是借物喻人,教师可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作者借助落花生比喻哪一类人也就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一类人具备着落花生的这种精神。同时,新课程理念提到的关于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问题。《落花生》这篇课文体现的是一种奉献精神。 二、思维拓展:如果把这种奉献扩展到人际关系社会的贡献,甚至到增加许多道德,伦理的内容进去,那就违背了作者的原意。《落花生》没有要我们把它的哲学当作工具,而只是讲了一种人生的意义,传达一种极高尚的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又是那么一种极普遍的植物,那么一块极普通的闲地,普通的父亲母亲, 普通的故事所产生第 1 页 出来的。 一切都是那么通俗。 课文重点是在深入理解文章说的几句话上由落花生的特点进 而阐明做人的道理。 落花生外表不好看, 但它有用,有益于人类,有着内在的美,有一种默默奉献的精神。文章否定的是那种“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这种“东西”只会炫耀自己,哗众取宠,而无真才实学,外表好看心灵却不美, 对别人,对社会没有好处,甚至有害,那绝不是美的,有价值的东西。 不足之处:《落花生》一课中的“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体会了这句话的内容,也就弄清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学中紧紧围绕这句话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什么样的人是有用的人,讲体面是什么意思,学生联系周围生活实际谈谈,在我们身边有没有像花生一样默默奉献的人,学生感悟到清洁工、教师、医生等都是具有花生品格的人。学生说的虽有理有据,在这一环节学生的情感并未整整再一次得到了升华。 改进措施:设计时做到以读为本,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自读,师生合作读,生生配合读,分角色读,齐读)等,去体味文章的语言,去感受蕴涵的哲理。这样一遍一遍的要求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满意效果,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能力,使学生获得情感的体验 第 2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d93a0f3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e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