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评课稿 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活动•探究单元(第四单元)中的《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是一篇经典的演讲词。这样的学习单元与传统意义的阅读单元其学习任务与教学形式都应有所不同,是统编本教材的新亮点,也是一线教师面临的新挑战。怎样才能上好这样的课文?陈老师作了有益的、有效的探索,这堂课既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的特质,又充分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总体上看,是一堂成功的探究•活动课。 1.教学定位较准确。这里所指的教学定位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教学目标的定位,一是教学方式的定位。本课聚焦于“活动•探究”的单元主题,又充分考虑了演讲词的文本特点,将目标定位为“理清作者的演讲思路,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以及演说活动的模拟,是恰当的。特别是以体验式的演讲为主要学习方式之一,既保持单元目标与文本特点的一致性,又体现了语文课程“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从课堂的学习效果来看,学生确实真正体验到了演说的要求及文本的内涵。这样的目标定位对阅读教学也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2.主体地位很突出。很多时候,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得比较有结构、有逻辑,而学生的学却相对零散,总给人学是为了配合教的感觉。这堂课在这方面有了较大的突破与创新,整堂课都以学生的学为主体,学习活动的时间、过程是比较充分的;而且,学生的学习的活动相对完整,有自主先试、集体讨论,再代表小组展示,再小组代表评议,体现了以学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教师只发布学习指令、补充评议和提问引导。小者而言,符合这堂活动•探究课的定位,大者说可谓比较成功地诠释了新课程课堂师生关系的新理念。即便不是活动课,也应该就是这样吧。 3.教学手段有创新。教学定位精准了,教学内容确定了,教学方式也明确了,怎样落到实处?用怎样的手段来促进、优化学生的学,使学得更高效、更有兴致?很多教师在课堂上的处理往往是没辙、无“术”。这堂课有两种教学手段的运用令人眼前一亮:一是以引导学生以跳读为方法、画思维导图为手段,帮助学生理清理清作者的演讲思路,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二是很恰当地使用了多媒体教育技术,如思维导图的展示,如PPT课件的合理展示……使得教育技术的运用是自然的、合体的,既方便于学又不喧宾夺主。 这是一堂未经排演的常态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某些环节的处理还不够细致,虽不可避免但也提出来予以讨论。如教师的板书,课件或者学生的展示中已经存在的,是否有必要再板书?如学生对同学的演讲总不免的缺陷,教师是不是可以示范?学生作了点评之后,有些评的不过到位,教师是不是不应该放过?当然,瑕不掩瑜,本堂课不失为初中语文教学值得品味的、有启示作用的课。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e3b2b9d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