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巧用“拼字法”激活诗中语 作者:张其俊 来源:《东坡赤壁诗词》2013年第05期 在诗词创作中,人们常为语汇贫乏所困扰,遣词造句易流于人云亦云,亦自愧缺乏新鲜感。其实语汇还不都是人们创造出来的。群众口头语丰富多彩,很有创造性、当代网络用语、《现代汉语词典》就吸纳了好多新语汇。前人也积累了很丰富的经验,“拼字法”就是其中之一。“拼字法”一词乃是借用近人林纾在其《畏庐论文》中的术语,其实这也就是“镶嵌法”。陈望道先生在其《修辞学发凡》中则称之为“镶字”。一般说来,就是将常见的两个词儿先拆开,然后再重新拼接组合,而形成另一个具有新质的词儿。这两个原词儿多常由同义、近义、乃至反义词对应相呼、交叉配搭构建而成,通常是将虚词或数词拼接在已拆开的实词中或将副词、形容词、动词拼接到数词中,形成了一个新的词组,又多以四字词组的形式呈现。这就比原来两词的内涵更加丰富而新鲜了。这在诗词中就便于借此以表达某种特定的情思意趣。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还说:“有时为要话说得舒缓些或者郑重些,故意用几个无关紧要的字来拖长紧要的事的,我们可以称为镶字。镶字以镶加虚字和数字为最常见。”群众口语中就常有所闻。诸如:说一不二、接二连三、不三不四、颠三倒四、五颜六色、五光十色、乱七八糟、七嘴八舌、七零八落、八九不离十、十全十美、东扯西拉、东鳞西爪、东倒西歪、东拼西凑、交朋结友、交头接耳、丢卒保车、吃香喝辣……不胜枚举。 的确,“拼字法”在诗词创作中大有用武之地,我们尽可充分利用它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新词语汇来,为丰富诗词创作中的意象乃至意境添彩增辉。诚如林纾所言:“词中之拼字法,盖用寻常经眼之字,一经拼集,便生异观。如‘花’、‘柳’者,常用字也,‘昏’、‘瞑’二字亦然;一拼为‘柳昏花瞑’则异矣。‘玉’、‘香’者,常用字也,‘娇’、‘怨’二字亦然;一拼为‘玉娇香怨’则异矣。‘烟’、‘雨’者,常用字也,‘颦’、“恨’二字亦然;一拼为“恨烟颦雨’则异矣。‘绮’、‘罗’常用字也,‘愁’、‘恨’二字亦然;一拼为‘愁罗恨绮’则异矣……”(《畏庐论文》)。虽然林纾乃出于对古典婉约词中选词造语之偏好,尽举此类低回婉转、缠绵悱恻拼接组合之新词,但我们今日却依旧还能从中领略到其“拼字法”之精髓,从中受到启发。再来回看古典诗词,打从《诗经》算起,先贤早有范例呈现眼前。诸如:不稼不穑、不狩不猎、千呼万唤、万叶千声、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春花秋月、斜风细雨、翻云覆雨、冷雨幽窗、花明月黯,如此等等,未可穷举。我们就从学习毛主席诗词中也能受到诸多范例的启迪。有如:万水千山、天翻地覆、倒海翻江、虎踞龙盘、天高云淡、红妆素裹、莺歌燕舞、山高路远、枯木朽株、愁思恨缕,等等。其中有刚有柔,豪婉兼备。在毛主席诗词中,镶嵌手法多样化,而以嵌入地名为最多,其次是嵌入人名、时令、数量之词,未可枚举。即在鲁迅诗中也能见到一些范例。由此可见,我们在创作诗词时,尽可依据表达其旨趣之需,精选出恰到好处常用新词,重新拼接组合,以构建起适应我们当代之需的新式“拼字法”来,化平淡为神奇,足以让人耳目一新,从中获得新的审美愉悦。我们面前有着广阔的创新空间,足以充分施展我们的‘拼字’才华来! ————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f56f522ef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9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