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述知青写作的概况及新时期“军旅”写作的创作概况 这里所说的“知青”二字并非如字面上的意思那样,而是对有文化有知识的青年人的泛指,它指的是在文革时期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这一特殊群体。知青作家多为经历过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知青文学的主题是以知青生活为主,通过对知青生活的描写,去感知、去反思那个不平凡的时代;又有“反思文学”、“伤痕文学”之说。 “文革”期间,知识青年所创作的作品大都是歌颂毛主席的“上山下乡”政策,赞美祖国的美好生活,写一些先进人物和英雄事迹,不敢揭露“文革”期间产生的错误,文学题材、创作等受限,知青们都不敢把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表露出来。“文革”期间,知青的创作主要是诗歌。知识青年在诗歌创作中经常抒发留恋故乡、思念故乡、歌唱故乡的情怀。最初的知青诗歌带明显的浪漫主义色彩,这一点在郭沫若的《相信未来》中可以看到。在当时发表的诗歌中,我们到处可以看到一代新人茁壮成长的亮丽图景,但是诗人心中却充满痛苦和悲愤。 1976年10月“文革”结束,沉淀多年的文学创作在探索中逐步回到它自身的航道。小说创作最先出现的是“伤痕文学”。伤痕文学在思想上把人道主义思想注引到创作中,艺术上具有批判性、悲剧性和局限性。其中局限性表现在:表现方法比较迟漏、艺术粗糙。例如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它围绕着一个班主任张俊石的工作,描写了几个青少年形象,展示了那个无所谓激情岁月对孩子们的扭曲和伤害,发出了积极孩子的呼声。 1979年开始出现的对中国“文革”进行回顾和反省的小说,被称之为“反思文学”。反思小说是伤痕小说的延续和深化。在思想内容上,反思小说有两大中心主题:一是人民的主题,作家们从党和人民的关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作品往往通过一些从革命战争年代走过来的高级干部自身的反省和忏悔,使作品更有普遍的艺术力量;二是人的主题,反思文学的旗帜上写着“人民”二字,同时也写着一个“人”字,对人的关注使新时期文学更进一步地走向了“人学”。在艺术形式上,反思小说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常常采用一种“准意识流”的手法,打乱历史本来的时间空间秩序,根据需要而重新组合。从王蒙的《布礼》、《蝴蝶》,到李国文的《月食》、《冬天里的春天》,都显示了这样一种处理手法。 新时期以来,一批知青文学作品突破了以往的知青文学的悲剧意蕴,表达出了“青春无悔”、人性温馨的主体意象,如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张承志《黑骏马》、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 知青小说揭露了文革非常历史岁月的真实面目,凭吊流逝的青春岁月,或表达“青春无悔”的理想情怀等。知青出身的作家们对知青生活的缅怀、对农民问题的独到探讨、对人生真谛的求索,使知青小说成为新时期小说中凝重而奇特的组成部分。 知青文学,大部分说的是知青从文明城市来到农村或偏僻地区的生活以及感想,似于记录文。主要记录那里的风土人情,以及所发生的事情,知青这个人物从刚刚来到这的心情和到最后心情的感悟的转变。 军旅小说指的是以战争和和军旅生活为主要反映对象的一类文学小说作品,也一度称为“战争文学”。八十年代,军旅小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一批积极进取的军旅作家不断崛起,为当代文坛创造了新的文学景观。新时期的军旅文学在思想解放的浪潮影响下,以展示军人的丰富情感世界为特征,使本时期军旅文学显示出新的风貌。 八十年代初期的军旅小说从两个层面展示当代军人的精神世界:一是通过对战争绘,揭示人们在激烈的战争中的心灵变化。如徐怀中的《西线轶事》,他突破以往注意战争过程与场面的写法,通过主人公刘毛妹矛盾、忧怨、苦闷的内心世界,作者既写出了他们身上的人情味,又写出了历史的悲剧、社会的问题在他们心中刻下的伤痕。这些都为当代军旅文学创作的发展开辟了新局面。二是通过描写和平年代的军人生活,展示平凡生活中的军人世界。如朱春雨的《沙海的绿荫》,它高度歌颂了通军人的祟高品德。这些军人尽忠职守的形象深入人心,他们有着自己的独立思考,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八十年代中后期,军旅小说以广阔的社会历史生活为背景,因此有了新的拓展,步入了开阔的人生境界。它敢于写出真实的人生,勇敢地揭示生活中的问题,这是当代军旅小说的一个显著特点。在创作方法上,时期军旅小说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当代军旅小说中,李存葆最擅长正面描写战争悲剧和激烈的矛盾冲突,他的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揪着读者的心弦,很有感染力,他还善于刻画英雄人物,把英雄人物放在一个无情的环境中不断成长,给作品蒙上一层悲剧色彩,使读者为英雄人物的遭遇感到心痛,引起起者的阅读兴趣。在艺术表现上,作者刻画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18c0239580216fc700afd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