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诗,可以不求甚解

时间:2022-04-14 11:11:1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读古诗,可以不求甚解

古诗文读来朗朗上口,脍炙人心。是我国文化的精粹,在教学中老师们对古诗文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越来越重视,在我们的课本中,每一册中都收录有一定数量的古诗,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自1998年会推出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而且,在《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首次附上古诗文推荐篇目。



平时教学要多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学生古诗文背诵量的积累是基础。 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学生不但要能背诵古诗文,还要逐字逐句地背诵释义,这样一来,严重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认为在诵读活动中,有必要遵循诵读为本,不求甚解的原则。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学习、鉴赏诗文,我国古代早有一种流行广泛且公认有效的方法,即吟诵”,与今天所称的朗读朗诵熟读背诵相似,这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出作品的独特神韵。它对于理解和继承优秀文化,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至今仍有积极的作用。古人云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分别从深度和广度上强调量的积累的重要性。只有熟读,才能自悟其义;只有广读,博采众家之长,才能下笔如有神。清代学者陆世仪认为:凡人有记性,有悟性,自十五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少悟性……故人凡有所当读之书,皆当自十五以前使之熟读现代心理研究也表明,小学生正处于机械识记占优势的黄金时期,过多的讲解势必会降低诵读古诗文的兴趣、效益和质量。现在老辈学人还能记得几十年前吟诵过许多遍的文学精品,对作人作文都大有裨益,便是证明。记得巴金在《读我的散文》中也这样说过:从小读过不少散文,当时背的很熟的几部书中间,有一部《古文观止》,读多了读熟了,就能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诵读的过程,实际上是心、口、眼、耳综合运用学习、思考过程。思考比较多了,想象能力也会随之增强。中华古诗文艺术力量充沛,描写细致,语言精炼,抒情写物生动活泼,吟诵熟透以后,高尚情操,美妙表现,不知不觉就能转化为自己的认识和能量,随时由自己运用,不必临渴掘井,搜索枯肠,郑板桥就有这样的体验:倘能背诵如流,则下笔思潮汹涌,不患枯涩矣



我认为在小学阶段,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时,无需面面俱到地进行分析、解,只要能初步理解大意或一些名言警句的含义就行;但也并不反对个别学有余力的学生对某些古诗文作一些较为深入的了解和研究。这就是所谓的诵读为本,不求甚解原则。以上是我教学体会的粗略理解,望得到同仁的帮助,以期更加完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1b3ac2d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b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