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汕尾异象”中寻求突破 海陆 3月19日,《21世纪经济报道》发表了《汕尾异象》长篇报道,通过汕尾现象说汕尾异象,剖析“一个本不应该落后的地方却真实的落后着”的原因,讲述了为什么有着优越发展经济条件的汕尾,经济却发展异常缓慢,并且基层矛盾激化;为什么在外很会做生意很行的海陆丰人,在本地却不行;为什么昔日无数辉煌已成过眼云烟,今日汕尾给人的印象只有落后与破败„„虽个别观点有所偏颇,然多数还算客观,值得汕尾各界反躬自省。 报道从交通建设,文化归属,投资环境,人才外流等多方面情况,剖析了坐拥如此便利条件的汕尾究竟落后于人的原因:由于交通建设严重滞后,阻碍了汕尾与内地和珠三角等地的融合,导致汕尾的出海优势难以发挥、港口难以发展起来;由于行政归属频繁变动等,导致汕尾文化缺乏归属感、认同感,同时也影响了汕尾的产业布局和发展;由于投资环境欠佳,在外挣到钱的汕尾人不愿回家投资,同时由于外界评价不好,外乡人不敢来汕尾投资,以至汕尾吸纳外来资本一直不力;由于人才外流及教育落后,导致汕尾人才空心化、低质化,人才的缺乏成为汕尾发展的瓶颈;由于汕尾城区规模小,导致自身发展的内力缺乏,难以起到全市经济发展的龙头作用。 报道称汕尾是“最落后的沿海城市”且有很多对汕尾不好的评价,可笔者作为汕尾人不得不承认其基本属实。正所谓“无则加勉,有则改之”,讳疾忌医只能落个病入膏肓的下场。汕尾党政对此表现出很高度的重视,发文要求全市组织召开“读报道、议大政、谈责任、爱 家乡、建汕尾”特殊组织生活会,要求支部为单位组织学习报道内容,结合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认真分析做好发言;报道中涉及的单位和党员个人,要开展自我剖析,找问题查原因,形成解决问题的共识,提出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 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改善也非一日之功可蹴,由于汕尾昔日的“负面新闻”实在太多了,早已给外界留下了极不好的印象,这绝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改变的,还有软硬环境对发展的束缚,还须下大功夫并持之以恒,这些都将极大地考验当政者的执政能力与耐心。 汕尾经济社会落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内因也好,外因也罢,错过了就是错过了,今日要做的就是把握机遇,奋发向前。 那么,汕尾的腾飞之路又在哪里? 当前向东向西的问题基本明确,未来发展重心将在西部——珠三角地区,汕尾只有主动融入珠三角,才能真正接受两大经济区的辐射,变区位优势为发展优势,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 深汕特别合作区是汕尾未来发展的重点,是个突破口!在建设深汕特别合作区合作的前提下,今日汕尾又要通过怎样的方式,深化深汕合作,借助深圳的力量尽快解决汕尾的贫穷落后问题,这也在考验着党政班子。 个人认为深汕特别合作区还不能做到让汕尾融入珠三角,要真正地融入,还需要省委省政府的重视与引导,毕竟当前汕尾力量薄弱,基础不够,需要借助更多的外力。当前,可以借助深汕合作的契机,深化两市的合作,从这个合作区出发,延伸到两市更多方面的合作,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1d13e7502768e9951e738e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