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逑传》译介史梳理

时间:2023-04-28 14:24:2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好逑传》译介史梳理

作者:刘凤军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8年第30

要:中国古代文学通过对外传播,对世界文明以及各国的文化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研究古代文学在国外的传播,对解决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这一现实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对外传播研究的一环,本课题拟对《好逑传》这一古典小说在欧洲、日本的译介史进行梳理。 关键词:好逑传;译介史

《好逑传》又名《侠义风月传》,亦名《第二才子好逑传》,是成书于清代初期的一部章回体白话小说,作者署名名教中人,全书共十八回。主要讲述了铁中玉和水冰心的爱情婚姻故事,铁中玉为御史之子,风采俊秀,刚正耿直;水冰心为获罪戍边的兵部侍郎水居一之女,美貌聪慧。胆识超群。两人在危难中偶然相识,铁中玉因水冰心遭害致疾,水冰心则不避嫌疑,迎至家中看护,虽心意相通,却彼此相敬。中间虽有小人多次破坏,但由于他们的坚贞不渝和顽强斗争,终于结成了夫妻。在批判现实的同时,宣扬了理教。

关于 《好逑传》在国外的传播,美国华裔学者陈绶颐在《托马斯·帕西及其汉学研究》(《中国社会学与政治学评论》 201936-1937)一文中,将帕西的英译本与德庇时的英译本进行了比较研究;在国内,王丽娜在《中国古典小说戏曲名著在国外》(学林出版社 1988.8一书中,对《好逑传》的翻译史进行了全面梳理,并整理出《好逑传》的译本目录。进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周发祥、李岫在《中外文学交流史》(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9.1)里,对最早的欧洲译本即帕西的英译本的成立进行了考察;则对《好逑传》在欧洲流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好逑传》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其所展现出来的中国儒家伦理道德,符合欧洲知识分子对中国人的印象,也满足了当时欧洲人道德、文化方面的心理需求;施建业在《中国文学在世界的传播与影响》(黄河出版社 1993.4)中,对《好逑传》的译本进行了系统的梳理。范纯忠的《中国文化在启蒙时期的英国》(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1.4)、张彩霞等编著的《自由派翻译传统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12)、施忠连的《儒风华雨润异域:儒家文化与世界》(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3)等研究亦不乏真知灼见。但纵观国内外关于《好逑传》在国外的传播的研究,也可看出其存在的局限:对《好逑传》在国外传播的整体把握不足,仅局限于在欧洲的译介和影响,而对其在日本的传播鲜有提及,或提及甚少。为此,本课题拟对《好逑传》在日本的译介史进行梳理。 一、在欧洲的译介

1719年,英国商人威尔金森将一部《好逑传》的英文译稿带回欧洲,1761年,这部译稿经帕西整理后在伦敦问世,1766年,该书的法文、德文译本同时问世,第二年又有了荷兰语译本。该书现在已有欧洲文字的选译或全译本三十余种,对启蒙时期的欧洲社会、价值观念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文学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歌德对这部小说非常入迷,在谈到《好逑传》时说: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感情方面几乎和我们一样,使我们很快感受到他们是我们的同类人,只是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比我们更明朗,更纯洁,也更符合道德。他们还有一个特点,人和大自然是生活在一起的……有一对钟情的男女在长期的相识中贞洁自持,有一次他俩不得不在一间房里过夜,就谈了一夜的话,谁也不惹谁。还有许多典故都涉及道德和礼仪。正是这种在一切方面保持严格的节制,使得中国维持到几千年之久,而且还会长存下去。(施忠连著《儒风华雨润异域:儒家文化与世界》 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3),在给予《好逑传》这部小说高度评价的同时,也肯定了中国的传统道德和礼仪。

关于《好逑传》在欧洲流行的原因,范纯忠在《中国文化在启蒙时期的英国》(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1.4)一书中指出,是因为《好逑传》所展现出来的中国儒家伦理道德,符合欧洲知识分子对中国人的印象,也满足了当时欧洲人道德、文化方面的心理需求。 二、日本译介史

1759年作家萩原广道对《好逑传》前五回进行了翻译,命名为《通俗好逑传》。19786月,桑田龙平发表《萩原広道と好逑伝翻訳》一文,分析了萩原广道翻译《好逑传》的目的及将对日本文学界造成的影响,指出在当时(18世纪),《好逑传》一类的小说是日本了解中国社会及文化的窗口。

佐藤春夫以《好逑伝-一名、侠義風月伝-》为题目,对《好逑传》这部传奇小说的前两回进行了翻译,并连载于杂志《苦乐》(第7巻第2号、第3号、第4号)上。文章开头介绍道,这部小说是描述中国明代社会的长篇小说,据说在中国有第二才子的美誉,但在欧洲比在中国更受欢迎,在法、德、英等国分别有两三种译本。

由此可见,佐藤春夫翻译这部作品的动机。在日本虽有萩原广道等的译本,但都是选译而非全译,故佐藤春夫想将这部在欧洲备受欢迎的作品介绍全译出来后,介绍给日本的读者。可是,不知什么缘故,其译文在杂志《苦乐》上连载3回后便戛然而止。14年后的19421017日,佐藤春夫再次全译了《好逑传》这部作品,由奥川書房出版发行。应该是为了完成此前未能实现的目的,即将《好逑传》介绍给日本读者。

通过《好逑传》在海外的译介史的梳理,对检验译介学等现有翻译理论的适用性和构建新的翻译理论具有重要意义。阐明《好逑传》对外国的深远影响,可加强国人对古代文学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对传统文化的自信。 参考文献

[1] 陈绶颐.托马斯·帕西及其汉学研究.中国社会学与政治学评论,NO.201936-1937. [2] 王丽娜.中国古典小说戏曲名著在国外[M].学林出版社,19888.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 施建业.中国文学在世界的传播与影响[M].黄河出版社,1993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景德镇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清代小说《好逑传》的经典化研究——以其在国外的传播为视角》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凤军(1985.10- ),女,汉族,吉林白城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比较文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1fe930c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