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化蝶》的听课有感

时间:2023-05-04 05:03:3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音乐欣赏《化蝶》的听课有感

音乐欣赏《化蝶》的听课有感

听一节音乐课,在学生的预习单上翻来覆去找不到课题,中间在老师做的思维导图中发现,原来是“从音符到音乐”,内容是欣赏“化蝶”,也有梁祝的传说故事,中间还放了两段化蝶之外的音乐:抗争和另一段什么,我忘了名字。 课是在学校新建的录播教室上的,后勤工作没有跟上,录播教室有些狼藉,体音美组和教务处的常娜、王会杰老师他们简单的进行了打扫,教室没有装空调,当37度,体音美组的老师们以及听课的老师们受不了,都在观察室听,我在录播教室,以防有学生受不了炎热,有人帮上课的老师照看,师校长一节课到录播教室几次,估计也是不太放心。

汗水不停的往下滴,我心里想笑,因为有点儿像爬山,汗水是无法控制的,提前被告知机器非常灵敏,我几乎不敢动,所以也不擦汗,任其自然做落体运动。也许是学生们紧张有序的缘故,虽然整个人像在水里泡着一样,内心并不感觉难受,这就是所谓的.心静自然凉吧。

老师课前是做了大量的准备的,这一点从上课的思维导图的丰富性就能看到,链接了梁祝故事的文档,插入了好几段著名小提琴家薛伟教学的视频片段。 关于题目,老师说是从薛伟的教学视频中来的,有老师说非常浪漫,大概这个意思吧。

我也感觉这样的题目适于欣赏课,只是这样的题目下的内容就显得有些单薄了,“从音符到音乐”,只有化蝶的欣赏:故事――薛伟的教学片断――根据化蝶创作的舞蹈――教唱严肃老师填词的化蝶,因为热,因为难度,因为各样的原因,学生并没有学会,甚至连歌词也不知所云,课堂结束。也许陈老师的本意不在教唱,而在欣赏,可是,为什么设置这样一个毫无效果可言的教唱呢?这是我的疑问。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首先就喜欢上这个题目,并且联想到我们的语文课,能不能做“从词语到文章”的欣赏或者训练呢?

想到这一点是前两天听一个年轻老师的一节七年级语文复习课,主题是字词,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字词,老师总结了一本书的字词,并且打印出来,学生人手一份。第一单元31个词语,一节课45分钟,老师请同学们画出不熟悉的,记住,然后测试,纠错,然后又记,最后的结果是,没记住的好像还是没有记住。


我旁边的一位胖胖的男生,一直打瞌睡,老师提醒他几次,我也过去提醒,后来想想,这样的学习真的很缺乏新意,所以站在他旁边,任他睡去,顺便欣赏他憨憨的睡态。

学校是做了记忆培训的,31个词语,最多也就是用三五分钟就能记住,老师却用了45分钟,十分震惊于现在的课堂。

下去和老师聊,她十分清楚考试的分值,这样的教法就有些令人费解,不为考试,为提升学生素质?可是学的是死的词,为了应付,这样的复习有点本末倒置,字词怎能离开句子,句子怎能离开段?段怎能离开篇?就如音符离不开乐句,乐句离不开乐章一样,反过来,没有字词,无法创作出语句,没有语句,也无法创作出段篇来,音乐恐怕也是一样的道理。

道理估计大家都懂,一到课堂上,似乎又有些迷了,好在他们还年轻,还有学习的动力和时间。

教师的工作重点在哪里?在营造一个温馨浪漫、自由活泼的家,在这个家里,有师生的梦想,有师生的追求,有师生的成长。教师千万不能让自己成为做题机器,一旦那样,教学工作将会苦不堪言。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21bb55ee7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d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