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同步作文指导第二单元 民风民俗 溢彩流光 文题解读: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你对一些地方的风俗习惯是否有了更多的了解?请你将调查到的民风民俗加以整理,写成一篇习作。可以写节日习俗,也可以写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还可以写新颖、别致的民间工艺品。可以是课外阅读知道的,也可以是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到的,还可以是在别的地方亲眼看到的、亲身感受到的。 写完后先在小组里交流。要抓住所写民俗的特点,尽量讲清楚习作的内容,耐心解答同学的提问,倾听同学的意见,然后推选代表到全班回报,再根据大家提出的建议,对习作进行修改完善。如果有条件,可以将全班同学的习作集中到一起,编成一本民俗作品集,并给作品集起个醒目的标题。 文题分析:主要是写出一个地方民风民俗,叙述的成分更多一些。可以写节日习俗,也可以写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甚至是民间工艺品。关键是要找出民族的成份,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 文题材料: 中国人喜欢喝茶,也常常用茶来招待朋友和客人。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茶叶按照制作方法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沱茶、砖茶等几大类,各类茶中又包括许多品种。 在中国,酒的历史比茶还长。1986年,在河南出土的一壶酒,就是3000多年前的古酒。中国的名酒很多,茅台、五粮液、汾酒、竹叶青、泸州老窖、古井贡酒、加饭酒、张裕葡萄酒、长城干红葡萄酒等,都是享誉世界的名酒。 再如,十二属相。中国民间有一个传统习俗,人一出生,就有一种动物作他的属相。属相,也叫“生肖”,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纪年和计算年龄的方法。 四灵——古代吉祥的象征。中国古代认为麒麟、凤凰、龟和龙是有灵性的动物,因此,把它们称为四灵,作为祥瑞的标志。 在中国民间,流传着许多含有吉祥意义的图案。每到年节或喜庆的日子,人们都喜欢用这些吉祥图案装饰自己的房间和物品,以表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良辰佳节的庆贺。“双喜”字,“福寿双全”,“如意头”,“百吉”,“四合如意”, 再是节日,清明节人们有扫墓祭祖和踏青插柳的习俗。过端午节时,人们要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节这天,中国人有赏月和吃月饼的习俗。九月初九被称作重阳或重九。这一天要举行各种活动,如:登高、赏菊、插茱萸、吃重阳糕等。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是中国农历的新年。从腊月二十三起,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了。在这段时间里,家家户户要大扫除,买年货,贴窗花,挂年画,写春联,蒸年糕,做好各种食品,准备辞旧迎新。春节的前夜叫“除夕”。除夕之夜,是家人团聚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说说笑笑,直到天亮,这叫守岁。元宵节,中国人有赏灯和吃元宵的习俗。 庙会是中国民间的一种社会活动,据说起源于古代的祭祀土地神,以后逐渐变成了一种民间物品交流的集市和文化表演的场所。 婚礼,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的历史的多民族的大国,不同时期,不同民族都有不同的婚俗,中国人把婚姻看作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所以中国人结婚的仪式有很多讲究,十分复杂。 这些都可以当作写作的材料。 同步技巧: 本单元作文关键要注意叙述的顺序及语言。 可以用总分总的方式来构思全文,可以用夹叙夹议来展开。 范文: 元宵节琐忆 张青风 冒着料峭的春寒,踏着消融的残雪,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又花枝招展闪亮登场了。在我的记忆中,元宵节一直被人们所看重。吃“元宵”看灯展、放烟花,就是显示它的丰富多彩和热闹非凡。 (文章的开头颇有文采。本段的总起作用十分明显。) “元宵”的美味,是元宵节赐予的莫大口福,记忆深处,每年正月十五清晨,雄鸡尚未报晓,勤劳能干的妈妈就早早起床,点一盏昏暗的油灯,系一方花布围裙,和一盆白亮的糯米面,拿出绣花功夫小心翼翼地忙着包团汤圆。汤圆的馅很花哨也很有讲究,有红砂糖的,有芝麻糖的,有实心的,——这些馅,不仅很好吃,而且象征着“甜甜蜜蜜”、“芝麻开花节节高”、“实实在在”之类的美好愿望,吃着妈妈包的“元宵”脸上也总是阳光灿烂,心里更是春意融融。 (由元宵的味道到寓义。) 灯展,应该是元宵节最精彩的一幕。在仅有的一条街上,挂满了冰灯、纸灯,还有那少见的玻璃做的宫灯,小个子的我,就踮起脚看着那些大大小小的,剪纸贴在灯的玻璃上的各样图画,西游记、天仙配等故事就是从那时知道的。还有纸灯挂着的那些灯谜,使劲猜也猜不到,要是猜到了一条,我就乐得大声嚷嚷,弟弟妹妹也莫名其妙的跟着乐,其实他们什么也不明白的。 (猜中后的开心写得十分的生动。) 记得家里买不起花灯,父亲就土法上马,自己动手制作。父亲精心选取一块方方正正的薄木片充当灯笼的底座,从四角穿进去几根细长的铁丝作为提手;再用红麻秸或者高粱秸秆当骨架,外面糊上红纸,扎成漂亮的灯罩;插上蜡烛用火一点,大红灯笼就亮了起来。在我们簇拥下,举家上街赏夜色、看人海、比花灯,那种欢乐,那份得意,本身也像花灯一样流光溢彩,让人难以忘怀。 (“赏夜色、看人海、比花灯”文采不错。) 如今,又逢佳节,又是元宵,可亲自做灯笼已成为历史了,那些古老的娱乐方式与民俗兴致也日益淡化,很多传统的内容正被逐步改写,发短信、打电话、看电视、玩电脑、泡歌吧等新的过节方式得以快速普及。这固然是时代进步的标志,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不知怎的,我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我常常想起元宵节的诸多往事,由衷地怀念小时候的元宵节,这不仅因为我从中得到了许多精神享受,它伴我长大,更因为那里面蕴藏了原滋原味、童真。 (时过境迁,元宵节虽然还在过,但是感觉大不相同了。) 点评: 条理十分的清楚,语言也很是简洁。作者先是概括地介绍将要展开的内容,接着利用简洁但是不乏生动的语言慢慢的讲述元宵节的种种快乐,最后感慨时光的流逝,道出一种大家共同的感觉——物是人非。使整个文章十分的流畅。 思维训练: 命题:节日非常多。但是难忘的节日却总是很少。忘不了那个节日,更忘不了那个人,那些事……请以《节日的怀念》为题写一篇作文。 点拨: 1.你可以写你自己经历过的节日习俗,也可以写从你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那儿听来的民俗民风,还可以自己查查资料,看看书籍、纪录片里的介绍,神话传说、民俗故事也可以给你灵感…… 2.题目中的“怀念”很重要,要写出真情实感来,也可以加入抒情写法,借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2fb0459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b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