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第五册第18讲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人教版

时间:2023-04-27 05:00: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

高三语文第五册第18讲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孟子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 2〕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3〕学习比喻在文章中的运用和重要作用。

4〕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1、课文内容和严密的理路

本文记录的是孟子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孟子用迂回曲折的方式,劝说齐宣王发扬仁术,放弃霸道,阐述了“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

在理解课文的时候,首先必须弄清课文严密的理路。

课文篇幅较长,表面上散漫无纪,实际上始终围绕“保民而王〞这一中心论点层次清晰地步步深入,由齐宣王的不忍之心推出他有行王道的基础,进而论述不行王道是不为,非不能。不为王道是因其心存霸欲,所以又力论霸道的不可行及其危害,最后,才展开孟子的仁政蓝图,令齐宣王心动目眩,迫切希望实行王道,于是,孟子又向齐宣王说出了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全文如滔滔江河,一气呵成,顺理成章,理直气壮,气势磅礴,十分严密。

2、迂回曲折的论辩艺术,是理解文章的又一重点 看清文章的三个波折。

第一个波折:孟子想向齐宣王道出自己的仁政理想蓝图,碰到的第一个难题是齐宣王的怕难心理。齐宣王认为王天下很难,而霸天下那么比较容易,所以,他说“德何如那么可以王矣?〞“假设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针对齐宣王的这一认识,孟子从齐宣王的日常生活入手,巧妙地分析了“以羊易牛〞的事,别具眼光地指出齐宣王不是吝啬,而是有不忍之心,而这不忍之心正是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础。再说,孟子的这一番言说,也让人听得顺耳。所以,齐宣王说“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心悦诚服地与孟子站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来了。

第二个波折:齐宣王虽然在思想上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他又怀疑自己的能力。他说:“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意思就是说自己还是没有信心。

孟子针对这种思想上的疑难,采用了一组形象而生动的比喻进行说理。这就是“百钧〞、“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等比喻,指出齐宣王完全有能力保民而王,只是没有认真去做罢了。这就进一步从思想上为自己陈述仁政理想学说铺平了道路。

第三个波折:在孟子发出了“推恩〞然后可以王天下的议论后,齐宣王并没有乐意地表示要去实行,倒是对心中“大欲〞念念不忘。那么,他的“大欲〞是什么呢?这是孟子必须认识到并扫清的障碍,否那么,王天下的大道理还是不能让齐宣王听到心里去的。所谓能破才能立,就是这个道理。

孟子善于察言观色,他从两人一开始的谈话中就始终没有敢忘记齐宣王想霸天下的企图,于是,他用“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於诸侯,然后快于心与?〞一激,再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bi〞五项,旁敲侧击地衬托出齐宣王的“大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然后,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彻底击碎了齐宣王的迷梦。

文章中的这三个波折,呈现出迂回曲折的特点,千回百折,摇曳生姿,有时故意避开话题,有时故作顿挫,这都是由齐宣王认识上的曲折决定的,课文的这种准确的记录,正好反映了文章高度的艺术水平,这是理解上的难点,更是理解上的乐点。 专业.


.

3、典范的语言,是学习上的一大重点,关键在于吸收。

一篇好的文章,决不能只有思想,而没有血肉,更不能缺少必要的修饰。语言的运用就特别强调修饰的功夫。为了把自己的思想准确、恰当、得体地传达出来,课文使用了较多的语言手段,使思想、情感的表达达到了完美的程度。这些手段是比喻、排比等辞格的运用和适当的神态描写。

比喻这种修辞格,是文学语言的重要的表达形式之一。使用得好,将使文章既具有生动的直观性,又能够揭露事物的本质。

用“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来突出宣王“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同样是力能做到而不做,“不为也,非不能也〞。

“挟太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形象地对比出前者是绝对做不到的,而后者不过是举手之劳。

“天下可运于掌〞这个比喻,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王天下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

“缘木求鱼〞的比喻,和孟子其他许多比喻一样,已变成今天习用的成语,它形象地说明了齐宣王要以区区之齐去战胜八倍于自己的各诸侯国是多么愚蠢,这个生动的比喻,底打碎了齐宣王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文势如悬崖坠石,有千钧之力。

有人统计,《孟子》全书共261章,其中,有93章使用了比喻,数量达159处之多。汉赵歧《孟子题词》说:“孟子长于比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可谓说到了点子上。

排比的运用,也是文章的一大特色。它是散句中的整句,首先形成文章参差错落之美,又声调铿锵,富于音乐性,在内容上既对文章进行拓展,又突出思想,加强感情,使文章气势盛壮这种方法运用得好,那么能使文彩裴然,行而远矣。

“然一羽之不举……为不用恩焉〞,这一组排比句,以不可辩驳的气势说明“不能〞是有别于“不为〞的。它的浅显易懂,还由于排比之中兼用了比喻的手法,真正是以简御繁地把难懂的道理轻松自然地讲得清楚明白。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这一组排比句,那么是不厌其烦地故意揣度,既扩充了文章的内容,又使齐宣王为生活奢侈而自感惭愧,并进而去检点自己,包含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又迫使齐宣王朝着王天下的方向迈进。

“今王发政施仁……皆欲赴诉于王〞,这一组排比句,“仕者〞、“耕者〞、“商贾〞“天下之欲诉其君者〞等四个方面全方位地展示了“发政施仁〞的好处,在齐宣王面前显示了巨大的诱惑力,展开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美丽远景。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四个排比句,形象地写出了小农生产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不但加强了思想上的说服力,而且加强了情绪上的感染力。

文章中还善于作适当的神态描写,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人物性格。这是古代散文中,尤其是诸子散文中难得的好的文学笔法。如孟子引导齐宣王说出“大欲〞时,齐宣王“笑而不言〞,这一笔写出齐宣王欲霸天下而又躲躲闪闪不那么理直气壮的神态,极尽传神之妙。《孟子》中的另一个成语“王顾左右而言他〞也是这样,逼真而传神。

这都是我们在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时要特别注意吸收的地方。 4、孟子“仁政〞思想与自己的学养

孟子认为人都有不忍之心,仁义礼智皆由此而来,每个人都应该扩充自己的不忍之心,“苟不充之无以事父母〞,扩而充之那么“足以保四海〞,而扩充的办法就是养浩然之气。认为“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那么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在这里,孟子特别强调了人的修养与“义〞与“道〞的密切关系,换句话说,孟子是特别重视人的内在修养的。正是由他的这种内在修养,决定了他的学说的核心内容——“仁政〞,这里的关键是一个“仁〞字。这个“仁〞是发展孔子思想而来的,最简单的理解就是同情广大劳动人民。所以,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认为凡人都可以为尧舜,每个国君都专业.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317b4d1be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