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章》的论辩艺术

时间:2022-12-24 05:21: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齐桓晋文之事章》的论辩艺术

作者:周兆梅

来源:《文学教育 2012年第8



内容摘要:《齐桓晋文之事章》是孟子散文的杰出代表,文中孟子向宣王阐明了行王道、仁政的条件、途径、措施及重要意义,充分体现了孟子在该文中的论辩风格: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善立机巧,引人入彀;精于比喻,妙用寓言;善于雄辩,富有气势。

关键词:引导 论辩程序 论辩技巧

《齐桓晋文之事章》选自《孟子·梁惠王上》,内容是记述孟子与齐宣王的一次对话,孟子向宣王阐明行王道、仁政的条件、途径、措施和重要意义,它是孟子散文的最杰出的代表作,能较全面地体现孟子散文的论辩风格。下面本文将从孟子善于论辩的社会背景(外在原因)、内在因素、《齐桓晋文之事》一文论辩的程序安排等来分析、概括孟子在该篇散文的总体论辩艺术

.孟子善于论辩的社会背景和内在因素分析

(一)诸候谋霸 百家争鸣

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出生于战国中期。这是一个诸候列国混战的时代,各诸候都图谋统一天下,故而纷纷变法图强,形成了政治、军事、外交上互相斗争的错综复杂的局面,正如《史记·孟苛列传》云“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于是诸候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激烈的政治斗争引起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斗争,代表各个阶级、阶层利益的各家学派风起云涌,整个社会在思想文化领域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孟子代表地主阶级利益,提出改良主义的主张,为宣传自己的主张,不能不与各派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恰如孟子所言“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滕文公》下)而当时“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滕文公》下)所以,孟子为了本阶级的利益,就必须想方设计驳倒论敌而独树一帜。

(二)傲岸梗直 聪明机智

孟子善于论辩的内在原因:首先在于他傲岸梗直的个性。他虽是儒家弟子,却从不平静论道,而是随时备战,舌战群敌。他自己对此都有明确的意识,他说过:“如欲平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公孙丑》下)傲岸自负,可见一斑。其次,在于他按儒家礼、义行事,坚持理想,决不退让的作风,一身浩然之气,他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下)甚至,他对国王之尊也敢于在守礼的范围内顶撞,如他所云“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尽心》下)最后,还得以他自己聪明机智,博学善辩,说话前成竹在胸,论辩时气势逼人。

.孟子的论辩程序

《齐桓晋文之事章》记述了孟子与齐宣王一次对话,孟子向齐宣王阐述“王道”,推行仁政的具体措施。齐宣王欲妄图以武力称霸。但孟子抱定说服他的决心,披荆斩棘,志在必得。为此,他用启发式,点拨、引导齐宣王。

杀牛祭钟鼓,齐宣王以羊易牛,孟子先高度评价以羊易牛之意义,以此激起齐宣王之兴趣。紧接着,他又以羊、牛衅钟二者曲异同工、并无二致来提醒齐宣王,齐宣王只得尴尬一笑。孟子象启发幼童一样,得给齐宣王加强“保民而王”的信心,即指出齐宣王这种“爱与不忍”


实在是为政之道,齐宣王这才开心地笑了,并充满自信向孟子继续请教“王天下”之道。接着,孟子逐步论及齐宣王“不王”是“不为”而非“不能”的问题,以及图霸必招灾祸,施仁则未来光明可待。最后,在齐宣王要求下,孟子一一阐述“王道”、“仁政”具体措施,圆满达到其预期效果。

孟子洞悉对方心理,抓住以羊易牛这个可笑的情节,作为突破口,设计了一套论辩程序:一辩——爱与不忍;二辩——“不为”“不能”;三辩“所为所欲”;四辩恒产恒心。如此论辩蓝图在胸,步步深入,层层递进,推理严密,气势充沛,充分体现了孟子长于辩说,体察入微的性格。同时,也表现了孟子知己知彼,善立机巧,引人入彀,善于雄辩、富有气势,精于比喻、妙用寓言的总体论辩风格。

.孟子的论辩技巧

(一)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孟子深知论辩如用兵,只有掌握了“知己知彼”的主动权,才能够“百战不殆”。在

《齐桓晋文之事章》中,孟子通过事先了解齐宣王一些生活小事,做到知己知彼,并体察入微,把“以羊易牛”紧抓作为切入点,步步深入,直达目的。正如孟子云“我知言”,“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穷”。(《公孙丑》上)因此,孟子在论辩中所向披靡。

(二)善立机巧 引人入彀

《齐桓晋文之事章》中,齐宣王欲以武力称霸,孟子尽知其内心,故意问:“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齐宣王还故作矜持,“笑而不言”,孟子则用“为肥甘则不足于口与”等五个反问句欲逼出齐宣王“大欲”,而齐宣王矢口否认:“否,吾不为是也。”孟子接着指出“大欲”的后果,“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鱼也”。齐宣王愿闻其详,一步步走入孟子彀中,孟子指明齐宣王称霸,不过是“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 这样做,齐宣王不过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齐宣王此时不得不承认并放弃“大欲”,并向孟子请教治国之道,他心悦诚服:“吾昏,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孟子得心应手地设立机巧,运用类比法,引齐宣王入彀,直达目的。

(三)精于比喻 妙用寓言

孟子善于用比喻、寓言来说明道理,汉赵岐《孟子注题辞》说,孟文章“长于比喻,辞不迫切,而意独至”。孟子在论辩中往往因谈话对象不同,信手拈来一比喻,以增强其说服力。在《齐桓晋文之事章》中,孟子为了证明齐宣王是“不为”而非“不能”,打了这样比喻“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突出宣王的“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同样是力能做到而不做,“不为也,非不能也”。“挟泰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形象对比出前者是绝对做不到的,而后者不过举手之劳,这样“不为者与不能者形”就异常鲜明而突出了。孟子驳斥齐宣王欲称霸,就如“缘木求鱼也”这一寓言故事一般,然而,称霸后果更糟,“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齐宣王权衡利弊,终于放弃己见,接受孟子主张。以上这些比喻、寓言,比较浅近、贴切、生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四)善于雄辩 富有气势

孟子在论辩过程中往往运用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一气贯注,势不可挡,具有一种生机勃勃的力量。这就像苏洵所说:“孟子之文,语约而意尽,……而其锋不可犯。”(《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齐桓晋文之事章》中,孟子类比邹、楚之战时说“……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三个排比句,指明了小、寡、弱不可以敌大、众、强国的道理,三个“不可以”一气贯注,势如破竹,增强了文章的冲击力。

再如,为了逼出齐宣王“大欲”,孟子连用五个反问句“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五个排列整齐的句式“不足于……与”气势磅礴,排山倒海,并且在听觉上也造成一种铿锵音韵,流于行间强烈的感情之风扑面而来,任对手是帝王将相,还是布衣白丁,无不被其征服。

《齐桓晋文之事章》作为孟子散文的光辉代表作,充分显示了孟子高超的论辩技巧和精湛的语言风格。它言辞犀利、锋芒毕露,生气勃勃、锐气袭人。比喻巧妙,论辩擒纵开阖,酣畅淋漓,也表现了孟子作为一个思想家的机敏、果断、善诱。它是中国先秦散文发展中的历程碑,它的浩然之气,似一阵阵强烈而永恒的疾风,从古吹到今,穿越时空,必将吹到遥远的后世。

参考文献:

1、《中国文学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79.1

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卞孝萱、黄清永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

3、《先秦两汉散文史》,余斯大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9

周兆梅,教师,现居湖北房县。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396527881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d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