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崔颢

时间:2022-11-15 10:13:1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论崔颢《黄鹤楼》之格律

——奇形的拗句,奇特的拗救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细细读来,反反复复,我可以感受到诗人站在暮色苍茫的楼头,眺望烟波滚滚的长江,关于黄鹤楼的美丽的神话,引起了诗人对悠远过去的深沉凭吊,并且抒发了自己思乡土的满怀愁绪。短短几行诗里,不但洋溢着诗人丰富深厚的感情,而且气魄宏大地表现了祖国山川的无限雄伟与瑰丽。

诗人把怀古和思乡两个方面的内容在一首诗里完整地表现出来,从前半的怀古很自然地过渡到后半的思乡。“白云千载空悠悠”这一句,贯穿了古今,引出眼前的汉阳树,鹦鹉洲。那么再往北更远的方向望去,不就是汴州家乡吗?可是乡关是望不见的,所见的只是烟波浩渺而已。最后一句“烟波江上使人愁”,不仅暗示了眺望之久,而且也概括了怀古与思乡两方面的愁绪,正好为全诗作结。诗就这样不露痕迹地将两方面的内容融合到一起。它主要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题咏黄鹤楼的作品很多,但举世公认崔颢的这首《黄鹤楼》堪称绝唱,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

我们知道,写古诗,尤其是格律诗,应当讲求格律,否则就不能算作古体诗或格律诗。讲求格律,主要是为了便于吟咏,体现出抑扬顿挫,铿锵有力的语言美和旋律感。作古体诗具有各种各样的规律法则,无论是遣词,组句,押韵,对仗等都有不同程度的限制。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崔颢这首诗的格律:

仄平仄通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律诗本来要“前有浮声,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字字皆有定声,而且要尽量避免重字。但这首诗的前三句就出现了三个“黄鹤”,第三句七个字用了六个仄声,第四句“空悠悠”三字又用三平调煞尾,三四两句也不是严格对仗。这都与七律的格律相违背。

起句“仄平仄通平仄仄”,四位应仄却平、六位应平却仄交叉换位犯特拗,这样的起句这种句型在格律诗中是比较特殊。

2“仄仄平平平仄平”采用了五位应仄却平来补救,这是一种正常的拗救方式,后句五位的平补已经把前句六位的仄拗救了回来,这也是:“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这个特殊拗救句式。

3句出现了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或许这是一个奇拗句形和奇特的拗救方式。


古人有种宁可用全仄也不愿意用孤平的倾向,而在唐诗里也的确有如: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这样的拗救方式存在。

而第4句用“仄平平仄平平平”尾字三平调的方式来补救,在唐初时期也不是绝对不允许的,因此《黄鹤楼》第34两句根据当时的格律意识来判可能是可以判为合律的;随着格律的不断完善,人们根据后来的格律规则来判时,才被判为不合律。

这么说来,首、颔两联都是六平八仄,而颈、尾两联都是八平六仄,第五句五位应平却仄,第六句的五位用应仄却平来救,同时诗人还不忘用第六句的第一个字平补第一联所缺少的那个平声,第七句是全诗唯一的一句符合标准格式的句形,因此第八句的三位便成为了平补整首诗的最后机会,而诗人连这最后的一个机会都没有放弃,就是他在第八句三位上的平补,才完成了整首诗的平仄均衡,使得这首诗的56个字里,形成了28个平对应27个仄和一个通。

尽管它的格律不合乎格律诗的格律,但它本身具有的美学意蕴。它不仅仅有意中有象、虚实结合的意境美,有气象恢宏、色彩缤纷的绘画美,还有声调自然、音节浏亮的音乐美,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在黄鹤楼上远眺所见壮丽景色,借神话传说由黄鹤一去不返空留悠悠白云,表现人生有限宇宙无穷的思想,抒写了作者怀家思乡的深情。全诗气象雄浑,意蕴深厚,仍是值得流传千古的好诗。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392253f8e9951e79a89272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