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朵的叹息—试论张爱玲作品中的花意象

时间:2023-09-19 11:06: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花朵的叹息试论张爱玲作品中的花意象

作者:綦娜

来源:《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18

摘要:花是张爱玲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意象。张爱玲笔下的花意象,脱胎于古典文学的同时,被赋予更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现代韵味,本文就张爱玲作品中寓意的苍凉意象的现代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张爱玲花意象

,作为中国诗词中的典型意象之一,一般暗示以下几种意义:表现伤春、惜春的情绪;表现对离人的追忆、留恋;表现对自己个人身世的哀伤;表示世事的变化。张爱玲用自己特有的思维触角捕捉到了这一意象的特定含义,并有所拓展有所创新,使花常与恐怖与死亡相关联,常与爱情的毁灭与生命的凋零相映衬、从而使其更具有了现代性。

一、生命的绽放与萎谢

动荡的生活经历使张爱玲厌倦了飞扬的生活,所以渴望安稳,表现安稳,表现普通的人情人性便成为她一贯的追求。出于女性作者特殊敏感细致的观察及对绘画本身的爱好与擅长,张爱玲喜欢对她笔下的花意象涂抹上各种色彩,其中最灼目耀眼的应是燃烧的红色。张爱玲一方面继承了前人以之表达旺盛的生命力及炽热的情欲的传统,同时也赋予了它新的内涵即以之暗示生命的毁灭。

白流苏为了寻求经济保障,决定用她的前途来下注,而目标就是南洋阔少范柳原。她离开了上海,来到香港,开始了感情的冒险。当她与范柳原于夜晚来到浅水湾时,他们之间一段关于野火花的对话中充满了玄机。不难看出,“壁栗剥落燃烧着的野火花,象征了白流苏生命的绽放及毁灭。

英国人叫它野火花,,流苏道:‘是红的么?’柳原道:“!”黑夜里,她看不出那红色,然而她直觉地知道它是红得不能再红了,红得不可收拾,一蓬蓬一蓬蓬的小花,窝在参天大树上壁果剥落燃烧,一路烧过去;把那紫蓝的天也熏红了。[1]

这野火花恰如生命绽放的白流苏,生机勃勃,活力四射,与死气沉沉的白公馆形成鲜明对照。但可悲的是,白流苏费尽心机地欲求得一份稳定的婚姻,只是为了经济的安全。为了这最基本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生存愿望,她便不惜拿青春做赌注,甘于自我毁灭。不可收拾”“壁栗剥落燃烧着等词语正暗示了流苏悲剧性结局。她虽然使出浑身解数仍然留不住范柳原。最终,香港的沦陷成全了她,使她成为了名正言顺的妻,但她却失去了那点可怜的爱情,如范柳原所说,她的婚姻就是长期地卖淫”,白流苏这朵盛开的野火花在这无爱的婚姻中就这样渐渐枯萎了。

二、理想与希望的幻灭

在张爱玲为我们构建的苍凉世界中,反复吟唱的是不幸的爱情与婚姻,生命的凄凉与无奈,想与希望的幻灭。在她的创作中,花这一意象便成为理想与希望的幻灭的见证与象征。 显然,《茉莉香片》中杜鹃花,象征了聂传庆理想与希望的破灭。聂传庆有着双重身份:一方面是渴望崭新、健康生活的时代青年;另一方面却是生活在鸦片烟雾笼罩中的败落旧家庭中的封建遗少,而后者明显占据主导地位。这是因为病态的生活环境,奄奄一息的生活气息,渐渐吞噬着他的理想和朝气。张爱玲的高超之处在于,她把这绞人心肠’,的痛苦进行了艺术化的表现,以杜鹃花的消失为背景,反衬出发育未完全,有点老态的青年聂传庆精神的萎靡:

她走了,传庆把头靠在玻璃窗上,又仿佛盹着了似的.前面站着的抱着杜鹃花的人也下去了.外少了杜鹃花,只剩下灰色的街.他的脸换了一幅背景,也似乎是黄了,暗了.[2]

在聂传庆与言丹珠之间产生误会的同时,作者以簌簌乱飞的杜鹃花进行了渲染,接着又借杜鹃花的消失写传庆黄暗的脸色,从中透视出他心灵的枯寂。

三、美的扼杀与毁灭

众所周知,因花易凋谢,所以常用来比拟男人对女子爱的短暂;又因花清香高洁,也常用以写人之操守。在张爱玲的作品中,花意象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即常与恐怖与死亡相关联,常与爱情的毁灭与生命的凋零相映衬。因此,张爱玲笔下的恐怖之花便获得了独特的美学价值。 在《沉香屑第一炉香》中,张爱玲就以花的死亡写梁太太等人对美丽的扼杀。她描写梁太太钢琴上的仙人掌像一案青蛇”,“枝头的一捻红,便像吐出的蛇信子”,这是葛薇龙刚来梁太太家所见的室内景物,以蛇写花,就已渲染了令人不安的气氛,并暗示出葛薇龙的危险处境及梁太太的蛇蝎心肠。后来作者又直接描写梁太太的作派及心理,以花写人:“把烟卷向一盆杜鹃花里一丢,站起身来便走。那杜鹃花开得密密层层的,烟卷窝在花瓣子里,一霎时就烧黄了一块[3]。梁太太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年轻时候独排众议,毅然嫁了一个年逾耳顺的富人,专候他死.可惜他死得晚了一些,她己经老了,她永远不能填满她心理的饥荒。所以,她必然有些变态,因此,牺牲侄女为她作诱饵,以勾引男人的行为是符合她的心理及做人逻辑的。茂盛的杜鹃花正是葛薇龙青春的写照,而被烧黄的杜鹃花,则象征了她被梁太太等代表的思想意识、人性之恶摧残的悲惨命运和不幸结局。

由于张爱玲对作品中的花意象的成功运用,使其作品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并使作品具备了不可替代的文学及美学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爱玲典藏全集〔卷七〕倾城之恋》.哈尔滨出版社.2003.65,. [2]《张爱玲典藏全集〔卷七〕茉莉香片》.哈尔滨出版社.2003.91,. [3]《张爱玲典藏全集〔卷七〕第一炉香》.哈尔滨出版社.2003.129,.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4586e8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