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选院士的创新精神 在印刷博物馆展品中的体现 魏志刚 一、 伍豪之剑 20 世纪 80 年代,我在参加一个有关激光照排为主题的会议之后,无意中保留了一件 32 开大小、其内容为《伍豪之剑》的排印样稿。在 1996 年印刷博物馆开馆布展时我就提供出来,展出设计者就把它放在二楼展出了。伍豪是在从事地下工作时的代名。这体现着以王选为首的激光照排科技工作者在学习周困难环境下艰苦卓绝、顽强奋斗的精神,他们一定要完成“小键盘输入"、“数字存储”、“信息处理”、“全电子照排系统”的理想信念。《伍豪之剑》就是这种理想的第一批实际成果。它的出现时间是 1980 年 9 月 15 日 。从一个汉字到一个页码的实现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实现,是表明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已经进入完成书籍出版的阶段,超过了当时蒙纳照相排字机的水平。但是人们并不知道这个样稿后面成千上万次探索所遭遇的艰难困苦。当时使用的计算机主机是国产 130 机,性能不稳定,内存只有 64K ,计算机输入用键盘打穿孔带,打错了也不知道,打孔带在主机上走动不稳也往往出错,查错要用打不清楚的设备打出数字编码(不是汉字)用此编码查对错误。软件工作者就是这样千百次地一丝不苟地用计算机工作,在穿孔带打孔不准、走动不准的情况下,查错、改错,成千条地改进,才排出这件《伍豪之剑》,同时印出的还在一本有数学公式、化学反应式表格等复杂版的样书.我们博物馆至今还没有这本样书,希望有此样书的给予支持、捐赠.打出《伍豪之剑》和这本样稿的是被命名为“华光 Ⅰ 型"的设备.印刷博物馆印刷设备展厅中就有一台以穿孔带为输入的照排设备。不知是否是当时排印《伍豪之剑》的那台设备。请当时参与此工作的人士予以认定。 二、汉字激光照排机 在印刷博物馆的二楼展出一台上有激光照排机铭牌的设备,据有关单位介绍这就是最早的一台汉字激光照排机.它的生产厂家是当时的杭州通讯设备厂。但对这台设备的创意构思和关键改进,王选起了很大的作用。 1976 年,王选获悉该厂研制成功 滚筒型传真机 ,分辨率为 24 线 / 毫米,已为《》使用。但要达到激光照排机要求的 29 线 / 毫米,仍是一个技术难题。同时传真机输出光源-录影灯也达不到激光照排的要求,为此王选创新地想到用激光代替录影灯。请北大物理系的激光技术专家张合义参与讨论。一个汉字一次生成 8 条扫描线.一个 96*96 点阵的 5 号字,反复分段复原 16 次,平均每秒已可复原 150 字。但由于原传真机滚筒转动速度为每分钟 1000 转,一版分 2 次扫描,又成了一件技术难题.王选想出了由四路激光代替一路激光的办法。在张合义、 李新章 老师的共同参与下,人自已创新开发的激光照排机终于问世。在印刷博物馆的二楼这台激光照排机时时闪耀着王选院士那个具有世界高水平发明家的智慧之光。也闪耀着王选院士那种善于思索。善于向别人学习请教,善与别人一起工作的高尚风格。 三、《经济日报》的最后一块印报铅字排版 中 国印刷博物馆二楼展厅的第一个展台就展出了铅字排版车间的模式。同时展出了 1987 年 12 月 1 日 《经济日报》的一版铅字排字版和上印刷机的铅版.这两件展品应当感谢热心参与此工作建设事业的、 1987 年时任《经济日报》印刷厂厂长的资深记者夏天俊,是他精心地保存了这两件具有历史意义的纪念物。直到十年之后,提供给印刷博物馆. 两件《经济日报》印版标志着百年以来,使用铅字排版印刷时代的终结,采用现代激光照排排版印报的开始。由于的错字较多,当时不是每一种都愿意做这个试验的.以夏天俊为厂长的《经济日报》担当起这个历史责任,但多日实验仍然错字不少,出版时间耽搁,非常急人。甚至由于读者反映较多,总编辑也认为这样不行。但夏天俊厂长和王选向总编提出 20 天集中全力解决问题的军令状。就是在当时全体科学家日夜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排除故障、改写成千条软件的基础上, 20 天之后达到了的要求,这才有了最后一版的两件实物.参观印刷博物馆的这两件实物的人们,千万不要把这两件实物背后的动人心魄的故事遗忘。 回顾 20 年来,从在《经济日报》一家使用汉字激光照排到全世界华文、书刊都使用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这是何等规模和速度的发展,自然也反衬出这两件展品的和价值了。 四、一个建议 为了进一步弘扬王选院士的和创新精神,我建议在印刷博物馆内设一个王选院士专题展位,并请过去王选院士工作的各单位和友好人士大力支持,向印刷博物馆捐赠有关王选院士事迹的历史资料与纪念物,使印刷博物馆的展出永远激励着后来的人们,让王选院士的精神流传久远. (作者系原印刷学院教授,印刷博物馆副馆长)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473c4efce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