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日绝句》教学反思 一、把挑战与合作引入课堂,增添课堂活力 孩子们五年级了,有一部分学生因为生理、心理等因素不爱举手了。根据此现象,本课教学时,我精心把两个问题设计成了“请接题”挑战形式:一次是“项羽”;另一次是“人杰”、“鬼雄”的教学;还有一次是“不肯过江东”的教学。每次挑战,孩子们都表现出昂扬的斗志。这种挑战的方式,直接带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为准备充分的同学提供了展示的舞台。 了解历史背景,进行意境教学放在了区别“不肯”与“不愿”、“不能”、“不想”,体会用词的准确性;体会项羽的英雄气概。这两处对于学生都有一定的难处,而了解历史背景,进行意境教学却让学生们发挥了积极性与主动性。正因如此,同学们了解到逃过江东则实在无颜见乡亲,所以不愿回去。 二、反思课堂语文学习的“大语文观” 根据这首诗的学习的特点,提出让学生课前了解作者李清照的生平、学生查阅有关项羽相关资料等,进行交流学习活动。 长课文要短上,短课文要长上。这首诗只有短短的20个字,如何再现项羽的英雄形象和英雄豪情?这就需要“课外资源”的有力补充,需要搜索不少资料。于是我搜集了几处资料进行整理、组合、浓缩、改编,尽量做到了精炼,符合学生口味。具体是课前预热时李清照、项羽的简介及南宋的历史背景和整体提升时有关英雄气节的名句。我之所以这样处理,是因为窦桂梅老师说过:“教古诗不能光看教的数量,要看是否能真正走进学生的质(精神)。” 真正的语文课并不仅仅是40分钟,遵循这一特点,我独具匠心设计了这节可的延伸活动: 。 1 。 1、背诵古诗 2、爱国主义名言警句。 3、学了“英雄”,你有何想法,知道怎样做人了吗? 从反馈的,可以归结果来看,归纳出几点成功的地方: 1、学生默写并背诵特别认真,因为孩子们还沉浸在诗的意境中。 2、关于“英雄”文,学生的语言很有思维含量,很有自己的独特见的。 教学中以“英雄”为主题,深入了解历史背景,阅读诗中所含的两段历史、三个典故故事,以两个故事感受全诗,以“借古讽今”感受李清照的爱国情怀。学生过去只是背诵古诗,却不知短短的二十个字中却有如此气势,他们深深地被项羽的英雄气概和李清照的才气和豪迈折服。 三、遵循语文教学应该上出语文味的特点,尽量避免将这种古诗上成历史味道浓烈的文本。 。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609514e7b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1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