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读书》教材解析

时间:2022-09-02 07:04: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忆读书》教材解析



1.课文简说。

《忆读书》是冰心20世纪80年代末写的一篇散文。全文以“忆”为行文线索,讲述了作者的读书经历,述说了自己的读书感受和认识,抒发了自己热爱读书,以读书为乐的情感。

全文语言清新优美,生动形象,极富感染力。整篇文章完全是作者对自己亲身经历的讲述,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跟随冰心奶奶成长,直到文章结尾得出结论:“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娓娓道来之语,如心底之泉水,缓缓流进读者的心中,让人终生难忘。正如作者在文章中所言“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由于所写内容和学生实际接近,文章很容易调动起学生的思维投入和情感共鸣,进而懂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深刻道理。

2.字词积累。

本课生字要求会认17个,会写14个。

“舅、斩、凯、葛、浒、传、着、鲁、煞、寇、贾、卷、刊、琐、栩、呻、某”这些字中特别要强调“浒、栩、某”的认读。“浒”hǔ容易读成xǔ“栩”xǔ,容易读成yǔ“某”读mǒu,容易读成mǔ。另外,“传、着、卷”是多音字。

要求会写的字中,“凯”是左右结构,书写时右边“几”的一撇要注意穿插;“衰”要注意与“哀”的区分。

词句积累这一块,除了课后的15个词语之外,值得积累的还有文中的一些俗语和常用语,比如:“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等。

3.阅读理解。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有“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文后的第一个思考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说冰心回忆了自己读书的哪些经历,她认为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可围绕它设计活动任务,作为学生练习梳理信息、整体感知文本的一个支架。


冰心回忆了自己读书的哪些经历呢课文第2至第5自然段,作者讲述了自己《三国演义》的经历,由听舅父讲故事,到自己一知半解地读,再到由于关羽、诸葛亮的死读读停停,停停读读,欲罢不能。第6自然段回忆了幼时阅读《水浒传》的过程,其间还将《水浒传》与《荡寇志》作了比较。第7自然段则是讲述了两次读《红楼梦》的不同感受。三段读书经历按时间的先后顺序串联,在行文方面,读《三国演义》是其中的重点,可以渗透详略方面的感悟。

文章的后半部分,作者回忆晚年不能“行万里路”,仍能“读万卷书”的情况,并分别从古典文学、现代文艺作品两方面给读者传授挑选、比较书的经验。作者说,她爱看“精彩的《西游记》,而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爱看“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不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对那种“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而呻的文字”,她“一看就从脑中抹去”,而对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她读起来就“心动神移,不能自已”。概括地说,什么样的书是好书就是古代小说要精彩而不烦琐,引人入胜而非索然无味;现代文艺作品须充满真情实感而又质朴浅显。

4.言语表达。

本篇课文的语言质朴浅显,但满带着真情实感。比如作者一开篇便说:“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那压抑不住的情感。又比如:“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这样的语言表达丝毫不做作,但显得特别真实,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值得学生去品味咀嚼。

这一学习内容,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开放又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比如“文中谈到的这些书籍,你认为作者最喜欢哪一本请你根据作者的喜好程度为这些书评星级,并说明理由。”引导学生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创造等高阶思维来进行深度学习,以积淀阅读与言语经验。

5.实践拓展。

本文在选作课文时有改动,主要是对原文中部分内容作了删减(如作者讲述读《聊斋志异》《茶花女遗事》《精忠说岳》等内容),可视情况作为拓展内容让学生阅读体会。


文后的第二个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体会。操作上建议让学生学习作者的方法,一段自己的读书经历,并以“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作为开头或结尾,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表达自己对读书的认识与感悟。

文后的第三个练习比较开放,重点在于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于与人交流,并且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6742ee0fe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4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