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困惑解决方式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困惑解决方式 目前,高中政治教学改革已经深入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而且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但由于部分教师在政治教学改革过程中对课程标准吃不透、理解不到位,教学行为时常出现偏差,再加上本身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有限、高考升学压力增大等因素的影响,急需专家对此进行必要的点拨与指导。笔者根据多年的高中政治教学实践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以便与同仁们商洽。 一、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困惑 1、剧本的困惑:教材 新教材与老教材比较,新教材中的名词、概念出现得少了,结论性的阐述少了,“活动”“阅读”“案例”等问题探究的形式多了,文字篇幅明显减少,插图数量增多,甚至许多地方以图代文,还删除了一些难以读懂、不易理解、过时陈旧的内容,在设计上明显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 新教材本身也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比如淡化知识间的逻辑联系,过于看重感悟、探究和活动,以开展探究活动来达到降低难度、贴近学生生活、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目的,但基本知识、基本观点的阐述不够简洁明了,缺乏严密性。比如必修2第三课讲到我国政府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但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的内容要到该册的第五课才会学习,所以在知识框架体系的逻辑关系上出现了倒置、混乱的现象。 新教材试图通过探究活动的设计,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比如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这样无疑是对的,但由于探究活动的设计较多,在课堂上完全交给学生去讨论的时间有限,因此学生根本不可能就所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变成了一知半解。如必修1中关于“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这一观点,设置了以牛蒡为素材的探究活动,然而这一素材既不具有典型性,又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可以在生活中找到更鲜活的例子取代它。人教版教材中的素材选取多为全国性的,有些例子脱离了地方实际,如果围绕某个探究问题有更生动、更显地方特色的事例,可以考虑替换。 2、角色的困惑:师生关系 有些教师为了应付学测和高考升学率,虽然知道传统教法有弊端,但认为其还有一定的教学效果,于是坚持走老路。某些政治教师师道尊严,认为自己教学经验丰富,自己的答案就是标准的正确答案。在课堂教学中,有时候学生讨论很激烈,学生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但一部分学生不认同另外一部分学生的答题结果,这时有些教师就会把自己认为的定论作为标准答案。教师不习惯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但在实际的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许多现实的问题,而教师的标准答案偏偏就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降低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要改变“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3、编剧的困惑:教法学法 在政治教学中,采用有效的合作学习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合作讨论的过程中,点燃思维的火花,开启心智,而且能够使学生在这样和谐的合作学习的氛围中,享受知识所带来的能量,克服学习中的困难,真正达到学习目的。然而在现实中,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四人一组或六人一组,不论课堂有没有必要进行讨论,一律分组进行合作学习,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形式,无法实现真正的教学效果。还有的教师只用二三分钟时间让学生去合作学习,学生还没有真正到达合作学习的状态,就马上结束。或者合作学习的时间太长,学生讨论漫无边际,抓不住重点,把一些鸡毛蒜皮的东西全部呈现在课堂上。另外,不少教师还患上了“课件综合征”,课堂的每一个教学过程,每一个教学步骤,都要用课件,离开了课件就没有办法开展教学。由此来看,过度使用多媒体,不仅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也给学生造成了额外的负担,反而降低了教学效果。 4、影评的困惑:评价体系 将政治学科作为必修课的江苏省考生,目前对其终结性的评价,是江苏省统一命题、统一阅卷、统一计分的学测考试,但这种终结性评价只能反映出考生的知识层次或模块成绩,对学生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评价却无法呈现。在实际教学中政治教师的精力有限,学科地位决定政治学业成绩评价无法呈现多元化,评价体系单一。 二、针对上述问题的对策 1、剧本要精选 高中政治课一般每周只有两节,每一课时要上完一个框题,而每个框题的教学内容都比较多,包含的信息量很大。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找出教材的重点难点和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找出学生学习的易错点、易混点和易漏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环节,选取有价值的案例、材料,给学生以有效的刺激,达到调动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2、角色定位要清晰 陶行知先生说过,如果你按住鸡脖子喂米给鸡吃,它乱叫乱挣也不会吃,如果你松开手,等它闲时饿时,它就会自然而然地啄起米来。这启示我们,课堂上要懂得放手,不要给学生太多的清规戒律,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要扮演恰当的角色,能处理好主导和主体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活他们的思维,实现有效教学。 3、编剧要适合 探究活动要围绕一定的任务展开,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实践的能力,提升思维的品质。活动安排适量,设置点准确,具有一定的思维价值和挑战性,就能提高探究活动的实效。活动背景材料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只有贴近生活的材料才有生命力和吸引力,才能刺激学生的思维。问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台阶,把问题序列化,形成一定的问题链,不可以一步到位。问题指向要明确,材料和问题的粘合度要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对知识点达成共识,提升思维品质。无论是传统的黑板教学还是多媒体教学都各有利弊,到底选用哪种形式要依据教学内容,不要喧宾夺主、画蛇添足。 4、评价要多元 政治学习评价的多元化,包括以下几方面。评价形式多元化:模块检测法、观察法、谈话法、调查法等。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测评法、学生自评法、同学互评法等。评价内容多元化:政治必修的课程标准中“双基”学习评价、政治研究性学习评价等。评价成果多元化:时事知识竞赛、新闻小报制作、政治小论文等。考试方式多元化:开放型考试评价、合作研究型考试评价、笔头测试型考试评价等。这就要求学校、政治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这些阶段性学业水平成绩评价,以体现政治学业水平评价的有效性,而不能仅用一份考卷的成绩来作为学生政治学业的最终成绩。让每个学生能及时认识自我,拥有自信,挖掘潜力,发展特长,从而有效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总之,高中政治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仔细研究教材教法,挖掘政治课程资源,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还要不断对政治教学过程中的环节和效果进行反思和探索,找出提高教学效率的对策,实现真正的有效性教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689d1521b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