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程中的过度教育及对策 思想政治课程中的过度教育,主要是指施教者所实施的教育超过了学生身心全面健康成长的需要,表现为显性教育过度、赏识批评过度、一味灌输过度,适度教育有利于达到最佳教育教学效果。 标签:思想政治课;过度教育;对策 没有较多的家庭作业,有些家长觉得老师不负责任;老师上课不讲细讲透,有些学生觉得老师不负责任;学校多搞些活动,有人觉得学校对学生的学习不负责任。会写的字还要写三十遍,一样的题光单元训练就有十几道,必须熟记又易忘的东西要在单元考、阶段考、期中考、期末考、中考、高考来临时反复背诵。这些都是教育中存在的过度教育现象。 思想政治课程中的过度教育,主要是指施教者所实施的教育超过了学生身心全面健康成长的需要,具体表现为教育内容、方法等超出了社会对同龄人的普遍要求,超出了学生生理、心理成熟程度及现有知识经验水平;主观方面指:教育超出了学生的兴趣、志向等。正如在医疗中要防止过度治疗一样,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也要重视防止过度教育的问题。 一、显性教育过度 思想政治课程中的显性教育是通过有意识的、直接的、外显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自觉受到影响的有形的道德教育活动。它具有目标明确、条件可靠、效率显著等特点和优势。长期以来,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存在着片面强调显性教育,出现显性教育过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只重视课本知识方面的显性教育,而对隐含在课程中的具有教育性的隐性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使思想政治教育仅局限于认知领域,而忽略其他情感、意志和活动等因素。第二,把本来是以校园文化、校园环境、学生管理、社会实践等为主要形式的隐性教育显性化,过分强调其德育教育功能。第三,把学生中存在的一些缺点、问题上纲上线,如学生因为特殊原因的迟到,被严厉批评为漠视学校的组织纪律;把与同学之间的小矛盾,斥责为与同学之间不能团结友爱,缺乏集体主义精神;把留长头发、染头发的学生视为崇尚资产阶级的腐朽生活方式等。 隐性教育是通过无意识的、间接的、内隐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的道德教育。“90后”中学生具有很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和独立意识,对来自任何方面的直接说教或训诫有抵触情绪,导致苦口婆心的教导陷入窘境而显得苍白无力。当显性教育的效果不大明显时,采用隐性教育往往会收到奇效。 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效果的取得,有赖于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二者的结合与互补。首先,通过渗透式教育,强化显性教育中的隐性渗透。它通过有意识地设置一定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巧妙地借助语言、文学、体育、艺术等工具,开展 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倡导优良的校风和班风,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使他们在一种不知不觉的氛围中,自我感受和领悟“学什么”和“怎么办”,使道德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之功效。其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要美化校园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重视舆论导向,加强校风建设。美的事物、美的情境可使人赏心悦目、身心愉快,并自觉约束自己不合乎道德的行为。相反,肮脏的自然环境、恶劣的文化氛围、单调的生活方式则易使学生懒散、放纵。再次,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是多样的,主要有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参加生产劳动、社区服务、军训及多种兴趣活动。最后,抢占网络文化阵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对于网络时代的到来,反应最强烈的是青少年,因为他们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也善于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如果让他们在网上成为腐朽文化的“俘虏”,则是教育的失败。由此,抢占网络文化阵地,绝不能等闲视之,要让网络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园地和成才的基地。 二、赏识批评过度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有句名言:“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所谓赏识,其实是一种激励,它要求家长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加以肯定与赞赏,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孩子的自尊和自信,激发孩子的内驱力,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詹姆斯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之前的3~4倍。因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激励的存在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都知道,要以赏识的眼光看待孩子,以鼓励的态度引导孩子,可不知为什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片片热烈的充满“赏识”的目光中,孩子们却变得越来越骄傲、自私、处处以自我为中心、脆弱、不堪一击……孩子们究竟怎么了?难道这都是赏识教育惹的祸吗?其实,赏识教育本身并没有错,只是家长、教师在运用过程中过了度,才使得孩子出现上述一系列问题。赏识不等于吹捧,也不等于包庇与容忍,表扬是对孩子积极行为与反应的肯定,但不可过于频繁,否则会使孩子成为一个表扬成瘾的人,常常因为很平常的小事而期待他人的溢美之词,不然就不想去完成任务,所做的一切只为了得到表扬。 曾经以为把学生的错误指出来责备一番是一种苦口婆心的“帮助”,而学生不太愿意接受则是“不能正确对待”;也曾以为学生违反纪律,老师训斥批评学生是天经地义,而把学生的抵触看作是“执迷不悟”。直到有一天读了卡耐基的《如欲采蜜,就不要弄翻蜂房》,才开始明白原来的“以为”是那么的幼稚、偏激,乃至倒置了本末。自己弄翻了蜂房而不能采蜜,过错不在于蜜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者,要善于把握运用适度的赏识与批评。赏识与批评,就像帮助学生谨慎把握住方向的小船,这两个看似极端的行为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爱。 三、灌输过度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未成年人为客体,以老师、家长为主体。未成年人作为被动接受教育的客体,失去了自我思考、成长的环境与条件。三十年代的老太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863ed1b13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2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