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三暮四的成语故事

时间:2023-12-21 23:38:1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朝三暮四的成语故事

一:朝三暮四

据说,这是记载在“庄子”里面的一则寓言故事。宋朝有一个人在他家养了一大批的猴子,大家都叫他狙公。狙公懂得猴子的心理,猴子也了解他的话,因此,他更加的疼爱这些能通人语的小动物,经常缩减家中的口粮,来满足猴子的食欲。

有一年,村子里闹了饥荒,狙公不得不缩减猴子的食粮,但他怕猴子们不高兴,就先和猴子们商量,他说:“从明天开始,我每天早上给你们三颗果子,晚上再给你们四颗,好吗?”猴子们听说他们的食粮减少,都咧嘴露牙的站了起来,表现出非常生气的样子。 狙公,马上就改口说:“这样好了,我每天早上给你们四颗,晚上再给你们三颗,够吃了吧!”猴子们听说早上己经从三颗变成了四颗,以为食粮已经增加了,都高兴的一起趴在地上,不再闹了。以后的人就从这则的寓言说,狙公所说的话,加以引申,凡是见到有人反复不定,刚才说过的话不算数;或是做事的时候常变更,刚决定的事情,不一会儿又改变了,我们就说他是“朝三暮四”。 二:朝秦暮楚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内部之间的斗争十分激烈。七国中秦、楚势力强大,魏、韩、赵、燕、齐等国为了自身的利益,游离在这两国之间,时而靠近秦国,时而靠近楚国,一班政治说客奔走在这些诸侯国之间。 【出处】托生理于四方,固朝秦而暮楚。 宋·晁补之《鸡肋集·北渚亭赋》 【释义】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比喻人反复无常。 三:出尔反尔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邹国与鲁国发生一场战争,邹国失败,战死了不少官吏,邹穆公为此请教孟子,孟子告诉他“曾子说过:‘你怎样对待别人,将来别人会怎样回报你。’”邹穆公回想当年邹国闹灾荒的情形就明白其中的道理,就在全国推行仁政。 【解释】现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矛盾。 尔:你;反:通“返”,回。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

【用法】用于责备反复无常;作谓语、定语、状语 【相反词】言行一致、说一不二、一言为定 【相近词】翻云覆雨、反复无常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 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其它使用】

◎ 一个前汪伪人员,一个曾加入过三青团的家伙,一个有伤风化、败坏校风的毛头小子,在众多的老革命、老党员面前,在庄重肃穆的大会上出尔反尔,翻云覆雨,出口不逊,如此放肆!怎能不引起公愤和众怒呢?

◎ 似有迹象表明,劫机者是在故意拖延,如在劫机当天,劫机者并未提出任何明确要求,后来又出尔反尔,使人感到劫机者并不急于达到自己的目的。

四:反复无常

[释义] 反复;颠过来倒过去;无常:没有常态。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的状态。形容变动不定或狡诈多变。

[语出] 南北朝·费昶《行路难》:“当年翻覆无常定。”宋·陈亮《与范东叔龙图书》:“时事反复无常;天运所至;亦看人事对付如何。” [正音] ;不能读作“fú”。 [辨形] ;不能写作“长”。

[[用法] 含贬义。多用来形容人常变卦。一般作主语、谓语。 [结构] 联合式。

[辨析] ~与“出尔反尔”有别:“出尔反尔”用在不负责地改变自己原来的态度;定自己的决定;不含多次变化的意思;不能用于人们的情绪变化。 [例句] 这个人性格多变;;与他办事;很难琢磨。 五:三心二意

出处:《孟子·告子上》。

今夫弃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释义:指一心一意,聚精会神,思想高度集中。 故事:

从前,有个棋手叫秋,由于棋艺高,别人叫他弈秋。有一次,弈秋收了两个学生,为他们两个同时上课。他一心想把自己的棋艺教给他们,就非常仔细地给他们讲解。 一个学生听讲非常仔细认真,一心一意地注意弈秋的讲解和分析,对旁的事全都不加理会。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6af601752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2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