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

时间:2023-02-11 06:30: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历史教学随笔

时光荏苒,稍纵即逝。转眼间,我从事历史教学已经快要一年的时间了,这一年的时间彻底改变了我对历史的看法,更改变了我对于历史教学的看法。在这之前,自己对于历史的学习只是停留在皮毛阶段,而学习方法也只是草草的背背就完事了。而通过这段时间的教学完全改变了我的观念,我深切的认识到历史难教,学生也难学。如何把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如何教好历史课程,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通过这段时间的教学,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的关于历史学习的几个浅薄的见解:

一、培养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这是学好这门课程的必要前提也是必胜的一个法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哲学上讲内因是动力,外因是条件。这在我们的学习中也是很好的例证。兴趣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主观原因,具有探索性。历史知识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枯燥性,培养学生的兴趣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最常见的就是通过直观教具展示物品、图片甚至是通过多媒体播放影视作品、讲述历史典故。而对于老师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自己的教学中,因此我们就要学会用诙谐幽默的语气来讲述历史,把气压低的历史课变得生动活泼,或者让学生表演一些历史剧,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体现



27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二、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历史知识。

中学阶段的历史教学在于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而这种历史观的形成不在于简单的机械的死记硬背,而应该是让学生在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评价过程中,通过对当时时代背景的理解感知中不断形成的。所谓读史使人明智,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理解能够运用历史的视角来分析评价现实社会问题,只有把知识理解透了才能记得更牢固,习更轻松,做题更简单。这就需要教师在上课前要充分备课,备课包括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

三、结合学生的学情,将知识进行重新架构。

正所谓,教材是死的,学生是活的,最好的教学就是既适应自己又适合学生。在教学中通过对知识的整合,使学生思路清晰。给学生讲清历史概念,构建知识网络,使学生脑子里形成清晰的知识架构。同时注重各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学会联系知识,联系运用,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在教学中不断融入新鲜血液,不断更新知识,历史教学也要体现时代精神。

教师在教学中适时的引入一些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古今对照,外对照,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学会从更深更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总之,要做好历史教学,就必须认真研究历史知识的特点,发掘历史学科的本身优越性,摒弃传统教学模式,立足于当前新课程改革模式,选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方法,大胆进行探索和创新,适应学生



28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99d4b3e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a1.html

微信扫码分享

下载全文
搜索大全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