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梧桐雨》《长生殿》意蕴变化及演变历程

时间:2024-01-02 07:28: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长恨歌》、《梧桐雨》、《长生殿》意蕴变化及演变历程 白居易的《长恨歌》、白朴的《梧桐雨》、洪昇的《长生殿》都写关于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都歌颂了李杨二人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也都表达了对唐玄宗重*色轻国导致安史之乱的痛惜,但其意蕴还是有所变化的,大致是由感叹本朝恨事到借历史写兴亡再到回归晚明至情论,歌颂至真之情。

白居易的《长恨歌》是以诗人的才情,避开史书、杂史中所记唐明皇、杨贵妃的不伦Y乱之事,叙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采用了民间传说,突出唐明皇在马嵬事变后对杨贵妃的深挚的思念,情词悱恻,哀感动人。但诗中也用了“汉皇重*色思倾国”,“姊妹兄弟皆列土”“不重生男重生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等婉而有讽的诗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既包含着对美人不幸的深切同情,对美的毁*灭的沉重感伤,也无疑蕴含有对唐王朝盛世消失的惋惜、慨叹和讽谕之意。

身历金元易代之变的白朴作《梧桐雨》杂剧,演唐明皇宠爱杨贵妃,乱了朝政,导致安史之乱的发生,被迫让杨贵妃自*缢,最后着重表现他失去杨贵妃的悲哀,成为一幕“纯粹的悲剧”。《梧桐雨》是描写杨玉环、李隆基爱情生活和政治遭遇的历史剧。白朴虽非唐人,没有杜甫、自居易的那种痛切之情,但他也有亡国之痛,《梧桐雨》便是借历史故事抒写兴亡之悲的。白朴的《梧桐雨》也写到杨、李的情爱、侈逸,但创作的着眼点却不在于此,他要向经历过沧桑巨变的观众,宣示更深刻更沉痛的人生变幻的题旨。白朴让梧桐作为世事变


幻的见证,让雨湿寒梢、敲愁助恨的景象,搅动了沉淀在人们意识中的凄怨感受,沉痛伤悲的语言,也使人荡气回肠,更能透过人物的遭遇感受到江山满眼、人事已非的怆痛。

洪昇《长生殿》重新演绎唐明皇杨贵妃的故事,基本上继承了白居易诗和白朴剧的内容和意蕴,但也有所改变。《长生殿·自序》表明了其创作思想,他作《长生殿》,是写唐明皇、杨贵妃之情事,而命意在于显示“乐极哀来”的道理,以“垂戒来世”。就这一点说,与白居易诗、白朴剧的意蕴是一致的,但他要改变故事的悲剧结局,让唐明皇、杨贵妃“败而能悔”,“死生仙鬼都经遍,直做天宫并蒂莲”。马嵬事变,杨贵妃自*缢,《长生殿》没有像《梧桐雨》杂剧那样以唐明皇怀着痛苦的心灵夜雨思人作结,而是一方面表现现实中发生的唐明皇杨贵妃悲剧的馀波,另一方面则表现唐明皇和死后的杨贵妃在真和幻两个世界里发生感情交流,最终双双进入月宫,实现了“长生殿里盟言”(《重圆》)。这就将《长恨歌》里无法实现的幻景化做了幻想中实现了的美好愿望,以精神的“长生”消解了现实的“长恨”。这固然还是留下了非现实的缺憾,但却表现出对至真之情的崇尚,重新弘扬晚明尚情的思想。

总之,从《长恨歌》到《梧桐雨》再到《长生殿》,其内容意蕴既有承继也有演变,从悲叹爱情悲剧到感慨历史兴亡再到鼓吹至真至情,同样的故事在不用时代展现出了不同的艺术风貌,充分体现了时代特色。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9a39a7b70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b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