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化产业对(未成年人的)教育的影响 作者:“可持续规划” ——水平不敢保证顶尖,可作为较通俗的话题 教育是一个可以拓展得很广泛的概念„„ 我觉得,教育的目的,对于未成年人主要是是帮助其成长;包括社会价值观、修养、道德、个人生活技能、劳动能力、社会生活技能等等„„ 对于成年人来说是巩固价值观以及知识和技能„„ 【而教育的成果,其实也可以称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比如说教科书,等等„„ 这里主要面向于不以教育为主要目的文化产业„„】 而人们的成长,我觉得主要受两大方面的影响——直接灌输、氛围互动(可以被运用到教育,但本身是客观的对人们影响而不是教育的产物)„„ 只要人不是机器,就会有精神世界,也许可以称为精神生态——精神的家园;我觉得,人本位的社会能比较充分的发挥人;而以人为本又注重社会和整体的作用的,能更有益于社会的所有人„„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活则社会活,当然也不能对个人毫无约束„„) 而只要存在精神世界,环境的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决不可忽略的;既包括实践以及实践中所思所想所得,也包括音乐、文学、动画、电影、游戏的有文化内涵的作品影响——尤其是对于未成年人„„ 我觉得,实践的影响是第一位的,最直接最根本„„ 但是文化产业的影响,可以作为一种延伸——尤其是对于未成年人,就是一种引导了„„ 1、卡通: 10年前,文化产业对未成年人影响最大的也许是卡通,当然我觉得现在卡通对6岁左右(猜的,未经过调查)的未成年人影响也是巨大的;积极的作品可以教人为善(当然要具备实践的可行性),可以鼓励人勇于面对困难解决困难;消极的则可能会渲染暴力等因素„„ 影响不容小觑。 有关卡通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年龄较小的未成年人还可能会模仿,比如说令人震惊的模仿喜洋洋与灰太狼烧烤的案例,除了动画避免出现危险的镜头,也许有家长指引(平时、看动画的时候;不过有些家长可能难以意识到哪里需要指引)情况会得到改善(小孩不知道火是危险的?)„„ 2、电子游戏: 现在,我觉得电子游戏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也许比10年前要大(没有调查过),因为已经不再是过去的DOS游戏,纸牌扫雷了„„ 随着电子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游戏几乎已成为青少年(儿童也玩的)玩的最多的游戏(没有广泛调查过),以前也许更多人会玩捉迷藏,踢足球等等„„ 而电子游戏所承载的信息,并不比卡通要少,对于未成年人(以及成年人),复杂的游戏不仅是一种消遣,而且是一种体验,涉及到为人处事方法,价值观、情商和智商的锻炼等等„„ 对于很多成年人,也许是儿时的传承,也会玩各种电子游戏,影响多少会有;现在的电子游戏(特别是有剧情的游戏)可以像电影作品一样蕴含深刻的哲理,也可以加上各种的音乐;比起电影来说是参与者——虽然是(模拟的情境)幻境。 虽然是幻境(我主张坚决要分清现实和幻境,而且必须是以现实为主的),但是人们喜欢梦,而且有时候需要情景模拟而不是都以实践去检验(比如说化工作业;以及与人打交道的尝试等等„„);游戏产业对人们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但似乎较少受到重视„„ 3、影视作品以外的电视节目 包括新闻、电视竞答游戏、体育比赛等等;我觉得新闻方面成年人观看得比较多,但是未成年人也是会观看的„„ 4、连续剧和电影 目前人们最主要的消遣之一,我觉得影响挺大是毋庸置疑的„„ 5、音乐作品 人们也会经常主动或被动地听音乐,偏向于感性;我觉得通常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当然某一些音乐也可以陶冶情操„„ 6、其他的文化作品 各种的艺术(绘画、雕塑、建筑艺术),等等„„ 7、人为创造的氛围 其实含义可以挺广的;狭义的的比如说幼儿园、学校活动、节日的布置和安排、等等„„ 广义的也许上述所有都是„„ (我觉得其实幼儿园可以在培养未成年人品格、兴趣爱好、良好习惯、以及发现特长等等,发挥决定性作用的;而且在当前中国的学校教育背景下也能发挥作用,不过就要求幼儿园教师特别是高级的教师有着极高的修养和水平„„) 从世界层面来看,我觉得,文化的创造力(活力)似乎代表了各民族对文化的发挥,不要以为高深的才是有文化,被广泛接受的积极的作品,也是有效的文化输出和发挥„„ 文化的活力,关系到下一代对自身民族的认同感„„ 试想倘若他国有文化的精彩发挥,而本国很少,是不是会给下一代一个“精神世界不如人”的印象呢?„„ 其实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精彩的地方是可以发挥的„„ 文化产业方面的状况,也许跟文化背景和社会状况有关„„ 有关文化背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何为对金钱的合理追求?传统较少提及,而更多在宣传极端的“视金钱如粪土”——也许某些人认为的“君子”可以,但是大众不行而且也不适合那样(传统也讲究中庸,但能做得好的也为数不多)„„ 社会状况方面,健康了(反腐是一方面、社会各种体系的构建也是一方面),才能使更多的有才能的人得到发挥,才会更容易出好的、出经典„„ 还有一个就是学校教育的高压力,也使得未成年人自主探索的机会较大的减少;压力的原因是高考的相对公平的竞争以及大学的门票,就业的起跑线;我觉得反腐好了以后社会公平性会增加(学术环境也会有可能根本的好转),就业方面开放本科转技术专业会填补社会需求的空缺增加就业率(就是需要同时注意经济转型的人才的需要)„„ 求职“敲门砖”的问题,倘若提升成人教育,只要水品达到要求就能获得,而且公司能给与机会,相信高考的独木桥就不必那么挤了;解决了前面提到的问题,至于作业补习班的问题,可以通过立法来限制学校作业量,比如学生平均用时不能超过两小时,如有违反欢迎举报;另外实践的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活动„„ 然后还有观念上,倘若只鼓励“听话”和效率,而完全禁止或者忽略未成年人自主的思考(虽然已开始看起来很幼稚,也许还可能会犯错),则难以有精彩的创造„„ 虽然能创新得好的的为数不多,但保持交流互促而不是一寐的从自己的观念出发去改造,才可能“源头活水来”,真正能继承和发扬(总会有扬弃的,即便是跟风也是;而且实事求是者重读经典总会有收获)传统的文化„„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a783c49650e52ea55189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