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教学评析 古诗是我们祖国优秀文学遗产的瑰宝,古诗中有许多诗句,已成为千古名言。那么怎么教孩子们学古诗,并将一堂古诗课上得生动又有新意?这一直是我校教师在积极思索和探求的问题。而今天,徐曼娜老师在执教的40分钟内学习了三首古诗,容量大,方法新,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使整节课保持着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一、以读为本,以读悟情 在古诗词教学中少分析,多朗读乃至熟读成诵是一条宝贵的经验。诗读百遍,其义自明,其情自见。通过读也能将自己的体会、情感表达出来。指导学生诵读时要注意诗的节奏、韵脚及合适的音调,恰当地表现诗中的思想感情。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徐老师很好地把握了“初读”这个环节,课上为学生做声情并茂地范读,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多读。徐老师这堂课朗读是贯穿始终的,有的孩子已经熟读成诵。虽然有些学生还不能完全理解诗中的情感,但是一遍遍古诗的朗读,就是一次次情感的体验,久而久之,我们就能从学生的朗读声中,感受到散发出来的情感,那么教学到这里也就成功了。 徐老师在教学古诗《望洞庭》时,把质疑,读诗句为教学主线索,期间以读贯穿始终,通过初读理解诗意,通过诵读悟出诗情,整个课堂扎扎实实。 “以情引读,读中悟情”:如教师: 这就是作者对祖国山水的热爱,所以他才写出了这么美的诗。学生进行第一遍齐读。教师:也正是作者对祖国山水的赞美之情,他才发自内心的说出了这首诗。学生:第二遍齐读。教师:让我们带着作者这种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高读这首诗。生:第三遍齐读。在学生一遍遍的诵读声中感情得到升华。 二、自主学习,学会质疑。 徐老师让学生带着要求,自己读诗,想想诗句的意思。学生带猜带想,相互启发,在加上教师适时点拨,并配以优美的课件,很轻松地理解了全诗的意思。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因此,在“初读古诗理解诗意”环节中,徐老师放手让学生分小组互帮互学,借助注解或请教工具书来理解诗句的意思,对实在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做好记号以备讨论。然后通过反馈,对学生普遍不解的语句进行集中讨论、释疑。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能突出课本中释义的重点,提高学习效率。 三、总结学法,举一反三 学无定法,但贵在有法。只要对学习古诗词的方法掌握好,就能达到一个较理想的自主状态。在本节课中教师时时进行学法的指导渗透,以求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灵活掌握方法。例如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望洞庭》之后,教师问:我们先做了什么?自学检查 ,接着又干了什么?质疑讨论,最后怎么做的?熟读成诵。下面,我们就利用这种学习方式来学习第二首诗。接着在教授时,也会不厌其烦地让学生回忆方法,解决问题,尽量让学生活学活用。并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方法举一反三,自学后两首古诗,圈点批注、质疑,然后师生合作探究,进行互动的讨论。第三首诗根本就不用教师的指导,学生能够完全的独立完成了。 本节课在教师的指导下,打破传统的逐字逐词逐句牵引,而后串诗意的串讲式的教学模式,还给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紧紧围绕以学定教的原则设计教学环节,从学生已知入手,探讨未知。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全程参与。在教学中,适时地安排自学环节,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查解字词,给学生创建自读自悟的机会。在交流自学成果的过程中,变单纯的“师教生”为“生生互学”“生生互补”,变僵硬的教师灌输为学生间的自我启迪,从而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悟,自得,使整节课充实而充满活力,达到了预期效果。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a9faaf9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