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获奖科研报告 摘 要: 新课标课程改革之后,各式各样的新型教学法如雨后春笋般在课堂上不断涌现,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思维导图教学模式起到的作用不容小觑。初中地理内容繁多且知识点较为琐碎,思维导图教学模式能够将构建性学习与地理知识有效整合,从而转变学生的认知方式,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率。因此,如何在初中地理课堂上有效运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每一位初中地理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 思维导图 初中地理教学 教学运用 所谓思维导图,是人们将自己大脑的思维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图形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们加工并整理自己大脑所接受的信息,从而帮助其理清思路,对学生们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帮助极大。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理清庞杂的地理知识点,突出教学的重点内容,从而在学生们的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明了的知识网。因此,如何才能有效地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才是关键,在此,笔者结合教学经验,试图分析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思维导图的重要性 地理教学不同于其他科目的教学,它是一门研究面极为广泛的学科,不仅包括地球表面自然现象、自然环境的研究,还包括人文环境、人文要素的研究,因此,地理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等。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学内容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即通过地理图形对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位置特点、周围环境及地理事物间的相互影响等的判定能力。然而,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绝大多数学生心中已经将地理学习与死记硬背画等号了,再加上一些教师的教法过于呆板、乏味,学生们对地理学习几乎不感兴趣,甚至衍生了反感心理。 此外,初中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对感性的教学材料和情感色彩丰富的教学内容的兴趣更浓厚,再加上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正处于发展的阶段,所以,思维导图教学法对初中地理教学来说确实是不二选择,它能够帮助培养学生们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们整个地理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 (一)辅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 课前预习是指学生们在教师讲课之前先对将要学习的教材内容做了解工作,以便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跟上教师讲课的节奏,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点。然而,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很少有学生们做好了课前预习的工作,主要原因是学生们在预习的过程中,主观能动性没有充分被激发及对教材内容的整体把握度不够。 若是通过思维导图进行课前预习,则必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思维导图可以提高学生们预习活动的自由度,在初步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促进学生们对地理知识点的迁移,从而激发学生们的非智力潜能。其次,思维导图因结构分明、逻辑性强的特点使得学生们能够在预习的时候整体把握教材内容,如此,学生们在听讲的过程中就能够全局把握教师的讲课过程,并充分理解地理知识点并掌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笔者在讲“中国的地形”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曾让学生们利用思维导图法进行课前预习,首先,学生们利用思维导图法找出本节的两大重点内容——中国多样的地形类型和中国地形的特征,以此确定课前预习的框架。接着,学生们通过解读教材上所提供的中国地形图了解中国的五种基本地形——山地、平原、高原、丘陵和盆地。并且,在了解地形类型和分布的同时,学生们也可以掌握中国的地形特征。最后,学生们利用思维导图将课前预习内容一一列出,以便之后的课堂听讲。倘若能够长期坚持利用思维导图法进行课前预习,那么学生们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将会极大地提高。 (二)精简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思维导图教学模式能够帮助教师确定教学大纲,精简课堂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同时,思维导图法还利于教学内容层次化,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利于学生们对复杂的地理规律及原理的掌握与理解。 例如,教学“中国的气候”这一节内容的时候,笔者在讲课之前先充分利用思维导图法确定本节内容的大致框架——先引导学生们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aef305300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e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