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兰荆平 来源:《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刊》2018年第10期 【摘 要】 语文是一门具有浓厚情感色彩与文化知识的人文性学科,培养学生基础文化知识、发展其语文核心素养是教师的首要任务。小学语文教学以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调动学生语文学习主动性为目标,在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主体观念的背景下,教师运用思维导图展开教学既符合教育大背景下的教学目标,又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思维。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出发,通过分析思维导图的教学优势,对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应用思维导图提出了几点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教学探究;能力提升 思维导图在教学中主要是指教师利用图片与文字结合,使知识与图像建立有效联系,并以不同于纯文本的形式呈现,以此来开发学生大脑潜力、发展思维想象力的重要工具。应用思维导图的教学策略与传统模式相比的一大特点就是具有思维发散性,它更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使其在图像的引导下理清每一层主题的要点并梳理知识体系,从而实现前后所学内容的有机串联。在新课改重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离不开思维导图的应用,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有效实施思维导图教学策略。 一、借助思维导图,引发学习兴趣 思维导图的一大特点就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帮助学生形象记忆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快速抓住各层级主题之间重点知识的联系,既符合小学时期学生的认知需求,又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以传统讲授法为主进行文本叙述,忽视了对学生思维发展的构建,使得教学偏向枯燥,加之小学是学生思想注意力容易分散的时期,严重降低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阻碍了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教师要及时反思教学问题,重视学生思维的主导性,在课前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依据学生特点选取合适的教学资源,结合文本内容将教学目标与重难点以导图的形式展开,为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其主动性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 以古诗《静夜思》的学习为例,教学目标主要分为知识、技能与情感三大部分,要求学生认识生字、理解背诵诗词并融入自身感悟,以激发对诗词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参照以下步骤帮助学生构建思维导图:首先,以作者的画像与文字介绍进行主题导入,使学生从诗人自身所处的社会背景来归纳其写作特色,为后续阅读做铺垫。其次,将重点生字词通过多媒体的文字处理技术进行重点标注,引发学生注意,以便其在学习过程中及时抓住重点,增强学习的目的性。最后,通过多媒体再现诗词所描述的情景,引发学生内心感悟,使其融入自身情感来进一步体会主题,通过深入理解来形象背诵。通过这样教学,引导学生从三个方向为主要框架来构建思维导图,使其通过思维发散来进一步填充、完善,提高学习的自主思考性。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ce18a00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