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残疾人的社会适应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肢体残疾人的社会适应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摘要】我国一直以来都是残疾人口大国,残疾人的社会问题一直被多方面关注。2017年,全国有残疾人的家庭户共7050万户,占全国家庭户总户数的17.80%。其中肢体残疾者最多,截至2010年底,有29%是肢体残疾者,约为2472万人。国内外研究表明,残疾人对社会化的适应能力较弱,而肢体残疾人也有同样的社会适应问题。本文将探讨肢体残疾人的社会适应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其实现的社会化进程指明方向。 【关键词】肢体残疾人;社会适应;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9-0004-02 1.残疾人研究现状 中国知网上从1982年—2018年关于残疾人的研究论文多达59962条,特别是在2007年以后,研究呈现积极变化。随着国家对残疾人越来越重视,相应的社会福利政策、残疾人公共设施越来越完善,残疾人研究将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我国残疾人研究主要从需求、医疗、心理状况、法律法规、社区服务等多角度展开。根据中国知网的查询结果,关于残疾人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为3007篇,仅占总量5.01%。残疾人的心理学研究主要有:残疾人心理问题和心理支持问题。贵永霞等人发现残疾人主观幸福感受残时间、程度和社会参与的影响;马洪路发现社区健康平台可以为残疾人的自卑感、孤独感、忧郁感提供专业支持。 有研究显示,残疾人的社会适应、身体状况、家庭支持、独立性和心理状况均和残疾有高相关。残疾人常常面临职业、经济、人际关系等困难都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国内外有研究显示残疾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较低。许多残疾人都会拥有情绪问题。有研究指出,青年残疾人中有29.7%备受焦虑困扰,有17%会受到抑郁情绪困扰。除情绪问题外,残疾人的自尊水平同类样本的正常人相比较低,自我效能感以及自我能力评估也低于预期,主观幸福感在他们身上也较难体现。 在就业方面,残疾人的就业率一直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社会问题。他们在同类样本中的就业率都远远低于非残疾人,以15~50岁该类型人员调查得知,20~30岁年龄段的差距最大。由于地域差异、性别因素等影响,不同残疾程度的已就业残疾人获得的就业待遇不同。城市残疾人就业率为16.93%;农村残疾人就业率为35.65%。从内部考察得知,残疾人的自身状况、文化知识、工作技能等对就业有重要影响;从外部考量,整体地区经济水平、社区服务和社会保障等能为残疾人就业提供保障。 2.肢体残疾人社会适应相关研究 肢体残疾人同健全人一样,需要社会化进程,需要学习相应工作技能、谋求职业发展、完成社会角色的塑立。肢体残疾人不但需要通过自己的社会化进程,更需要社会对其支持。由于残障和社会偏见的影响,肢体残疾人往往会出现无法适应社会的情况,甚至会产生精神疾病。因此,培养肢体残疾人的社会适应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课题。 针对肢体残疾人的社会适应的相关研究一般集中在肢体残疾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婚恋问题、社会支持及就业问题上。李祚山(2017)自编残疾人心理健康问卷结果显示结果表明:超过三分之一的残疾人自我评价较低。他们感到自卑、孤独,感到残疾是一种耻辱,并受到不公平对待。 吴清平的研究显示(1998)肢体残疾人成年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非肢残人,尤其是在抑郁和恐怖症状方面,达到中等严重水平。郑平等对肢体残疾人抑郁症状研究表明,影响肢体残疾人抑郁症状的主要因素有自评健康状况、朋友交往情况、职业、家人关心和年龄等。杜亚男(2016)通过调查得知肢体残疾人的抑郁焦虑情绪可能与生理状况的高度正相关。在生理状况较好的情况下,他们可以正常参加工作,获得和普通人相近的工作待遇,抑郁情绪较少产生。兰继军(2015)的问卷调查得出,肢体残疾人由于收入来源较少及身体残疾的问题,结婚率普遍较低,进而造成获得的社会支持较少,生活质量也远低于正常人群。 3.肢体残疾人的研究展望 肢体残疾人的社会适应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基于肢体残疾是不可逆的损伤,造成残疾人在职业决策时会面临不胜任,遭受歧视等问题。肢体残疾人可能会存在社交面窄,难找到婚恋对象的问题。即使有婚姻关系,也会在其中也处于劣势,更多时候需要伴侣的帮助。由于受到各方面的负面影响较多,自我评价较低,人际价值观也会产生影响,继而造成心理健康水平较低。 为了全面调查肢体残疾人的社会适应状况,可以从肢体残疾人在婚姻、职业、人际和心理健康四个领域的社会适应水平以及综合生活质量进行调查。通过自编调查问卷,特别包括肢体残疾类型和级别、年龄、残疾年限、家庭人均月收入等与肢体残疾者心理社会适应密切相关的变量。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并根据1:1配对原则抽取人口统计学资料匹配的非残疾社区样本作为对照组,如果低于正常对照组,则说明肢体残疾人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差。 我们可以考察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肢体残疾人,以残疾程度、家庭人均收入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为自变量,分别以职业决策困难、婚姻状况和生活质量制定自编问卷,利用SCL-90得出的精神状况水平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考察影响肢体残疾人社会适应水平的相关因素。让人们可以更好的了解肢体残疾人,对肢体残疾人的社会适应有更深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兰继军.肢体残疾人社会支持现在调查[J].残疾人研究,2015(4). [2]杜亚男.浙江省肢体残疾人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预防医学,2017(2),29. [3]贵永霞.残疾人主观幸福感研究述评[J].中国特殊教育,2009(8). [4]兰继军.残疾人研究,2015(4). [5]张绍兴.残疾人心理状态量表编制与检验[J].心理学进展,2015(5),348-354. [6]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2007,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7]杜亚男.浙江省肢体残疾人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预防医学,2017(2),29. [8]兰继军.肢体残疾人社会支持现状调查[J].残疾人研究,2015(4). [9]马洪路.残疾者的心理问题探讨[J].中国临床康复,2002,(17). [10]刘同昌.青岛市城区残疾人就业状况调查[J].人口学刊,2006,(1). [11]林笑微,陈优,宋兵福.躯体残疾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上海[J].预防医学,2011,(6):311-312. [12] TverskyA,kahneman D.(1986)Rantional choice and the farming of decisions.Journal of Business59:25-275. [13] LockeKD.Circumplex scales of interpersonal values:reliability,validity,and applicability to interpersonal problems and personality disorders.JPers Assess 2000;75(2):249-67. [14] SOCIJALNO.ANDRACO importance of social work in implementation of social care for disabled people. 作者简介:姓名:丘丰(1983.11——);性别:女;籍贯:广东省韶关市,学历:本科,毕业于深圳大学;现有职称:应用心理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心理健康.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b0bed54ac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c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