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伦理思想及对当代德育的启示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伦理思想及对当代德育的启示 作者:李雪妍 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3年第04期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以人道主义为基本原则,以教师职业道德为核心内容,以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的教育伦理思想。这些思想至今仍值得我们去研究借鉴。该文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伦理思想产生的背景,第一部分作为该文的重点,阐述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则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教育伦理思想对当代德育的借鉴意义及启示,以推动当代德育的进一步发展。 任何伟大思想的产生都不是偶然的,它不仅要有深刻的历史渊源,还要有丰富的思想理论来源。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伦理思想就是在苏联的一位伟大的教育家——马尔连柯的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马儿连柯将自己毕生精力全部奉献给了教育事业。苏霍姆林斯基把马尔连柯视为自己的导师,并根据马尔连柯的观点提出了要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观点,这一观点被视为世界教育界的重要理论之一。苏霍姆林斯基对于马尔连柯认为纪律教育要讲求方法的论断十分认同,他提倡的纪律教育绝不是强迫这种劣等的教育方式。霍姆林斯基对马尔连柯的对学生的仁爱精神以、对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等等诸多方面都进行了继承与发扬。此外,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伦理思想不仅与他的成长、教学经历有关,还受到当时苏联整个社会大背景的影响,深刻反映了那个时期教育的特殊社会需要。可以说,他的教育思想是独特而全面的。下面将就其教育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对当代德育的启示进行重点阐述。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坚持人道主义原则。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人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并把人道主义作为其教育伦理思想的基本原则。他认为人道主义是全体公民都应当遵守的、整个社会和谐运行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他在日常教学中一直告诫学生要主动爱护、关心他人。苏霍姆林斯基明确指出:“教育学的人道主义精神就在于要是一个在绝大多数儿童来说能够胜任而偏偏在他看来不能胜任的儿童,不要感到自己是一个不够格的人,要使他体验到一种人类最崇高的乐趣——认知的乐趣、智力劳动的乐趣、创造的乐趣。” 热爱孩子是教育的前提,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以往所有成功的教育家都有一个共通的品质,那就是热爱孩子。教育者不应该把教育学生当做一种工作,而是要真真正正拥有一颗热爱孩子的心,和孩子们一起快乐的度过学习生活。教师这个职业就是要把事业和对孩子的爱融为一体。其次是要相信学生,教育的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互相相信的过程。也就是说,每个老师都把学生往好的方向想,每个孩子的天性、禀赋各不相同,教师应该看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从而指引他们向自己擅长的方面去努力。在苏联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下产生的战后孤儿更需要教师给予他们更多的信任感,要相信他们同样是能够被教育成为新人的。与此同时,学生也要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相信教师,把教师往好的方向想。只有教师和学生互相信赖,互相依靠,才是真正的教育。最后,就是要理解并尊重学生。在伦理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职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跟学生进行心灵的接触,教师只有了解尊重孩子的尊严感,孩子才能主动走进教师,并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自从事教育事业后就始终去了解、尊重学生的内心感受,深度挖掘学生的内心发展状况,充分尊重每个个体的感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教育活动。 注重教师职业道德。苏霍姆林斯基作为校长每次在接受新教师时,总是事先了解教师的资料,并细心观察他们的行为,还通过谈话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因为他知道教师是教育的主体,作为教育的直接供给者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的行为做一个正确的引导,使之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教师要通过各种教育活动来刺激学生们的思维,潜移默化的引导他们的行为和活动。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们展示教育并不是条条框框的内容,而是一个跟他们一样的活生生的人。其实教师的一切活动在学生们的眼中都是可以看见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教师本身首先要成为那样的人。一个优秀的教师能够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根据每个学生与生俱来的禀赋以及性格特征来指导他们的学习。另外,教师自身的素质对教学内容也会产生影响,一方面,教育都是由教师作为主体来实施的,教育的价值也需要教师来挖掘,不同的教师由于自身原因对知识的认识理解不够深刻,使得课堂内容不能够很好的得到传达。一方面,即使教学内容一样,教学方法的不同也会影响学生的接受程度。 教师的素质对孩子的学习、甚至一生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要想成为一位精神世界极其丰富的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智力生活,还有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素养、高深的语言艺术等等方面。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苏霍姆林斯基伦理思想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也是其全部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人呢?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全面发展的人是指能够为实现共产主义而英勇奋站的公民,是热爱自己工作的劳动者,是集体主义者,是有教养的人,是重视的父亲和丈夫,是有爱心的妻子和母亲。”虽然苏霍姆林斯基对全面发展的人的阐述带有一定时代的印记,但却是具有特色、发人深省的。他并没有把对“人”的理解禁锢于“人”这样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将“人”放到社会,作为一种社会人,从现实的社会生活出发,将以往对“人”的抽象理解更加具体化、形象化。他所说的全面发展的人概括起来就是合格的、具有一定素养的公民。 另外,苏霍姆林斯基还指出:“学校里不应该有任何一个毫无个性的学生”,“我们努力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从入学后的最初几天起,就着迷于某一样东西,就爱上一样东西,使他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才能,使他形成一定的生活志趣。”人性的发展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作为教育主体,需要做的就是在尊重每个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的基础上去引导、鼓励、培养学生发展的自主性。苏霍姆林斯基所强调的全面发展并不是让所有的人都发展到同样的水平,也不是让每个人的各个方面全部均衡发展。而是要将全面发展与个性的充分发展结合起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伦理思想对当代德育的启示 以人道的态度对待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提倡以人道的态度对待学生的一切,这对于当代德育对象的教育方式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德育的教育对象是一个复杂的集合体,每一个个体又具有鲜明的个性。当代德育就是要用人的方式去理解人、对待人、关怀人,充分相信每个学生的潜能,以实现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目标,将教育方式从传统的课堂灌输转变为心灵的对话,从而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并满足其内在的道德需要,这是一种体现生命意义和生存价值的现代德育方式。可以说,人道精神是当代德育教育的呼唤。让德育洋溢着人道精神,其根本目的就是实现人的发展,尊重每个受教育对象的价值。用“心”去对待人、关怀人,尤其是要关怀人的精神生活,让每个人都能自由成长,让学校成为每个人的精神家园,这也是当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通常把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把他们当做教育过程中被动的客体,但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伦理思想中则认为学生并不仅仅是作为教育客体而存在的,他们会对教师的行为做出选择性的吸收。因此,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并不应该只是简单的主客体关系,而应该是平等和谐的朋友关系。“教师应当成为孩子的朋友,深入到他的兴趣中去,与他同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个教师。”教师要做到在学习与生活过程中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不仅能同学生进行真诚的交流,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德育工作的顺利展开。 作为教师需要做就是是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及时掌握最新的信息,学会了解学生、热爱学生、信任学生,做学生们志同道合的朋友,这才是能够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的师生关系,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够真正实现德育的目的。 擢升教师整体素质。“身教重于言教”,教师作为德育教育的主体,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德育教育者要想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就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德育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育过程的特殊性、工作手段的特殊性以及工作成果的特殊性决定了德育教育者的素质所特有的内容,那就是他们要具备正确坚定的政治信念、崇高的道德品质、过硬的知识素养、良好的生理心理素质等等,这也是德育主体区别与其它行业工作者的显著标志。 德育主体的各个方面素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而构成了教育者的整体综合素质。教育者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够完成党和人民所赋予的历史使命。因此,应加强对德育教育者的培训,以提高其整体素质。一方面,德育教育的上级部门要通过多种途径有计划的做好德育教育者的培训工作,另一方面,教育者要不断学习、勤于思考、敢于实践。通过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当代德育的需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b150a4f76eeaeaad0f33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