琶琵与杷枇等 知识传递桥 琶琵与杷枇 两个词语都读pí pá,但它们的意思会有什么不同呢?相信下面这位公子哥是没弄明白的…… 从前有个公子哥,自幼好吃懒做,不好好念书。长大以后,常常念白字,写错字,笑话出了一大堆。 有一天他的妻子病了,想吃枇杷。他打发仆人去买,那个仆人是个哑巴,他就写了一张纸条,比画着叫仆人去水果摊买吃的东西。哑巴不识字,出了门,到了水果摊前,把纸条往上一递。卖水果的认识字,一看就笑了,指着对面的乐器店,叫他上那儿去买。哑巴进了乐器店,店主一看也乐了,在纸条上又写了一句:“这东西没有整三斤的,所以没法卖。”哑巴拿着纸条回来了,公子哥一看他空着手就火了。哑巴把纸条递了过去,公子哥更火了:“怎么没法卖,真是胡说!”他妻子拿过纸条一看,“扑哧”一下笑出声来。原来公子哥把“枇杷”写成了“琵琶”。于是她就提笔在后面写了一首打油诗: 枇杷并非此琵琶, 只怪当年识字差。 倘若琵琶能结果, 满城箫鼓尽飞花。 这位公子哥看过妻子写的打油诗,羞得满脸通红。 认真区分喽! “枇杷”和“琵琶”是同音词,都读pí pá。但“枇杷”是一种水果,而“琵琶”则是一种弦乐器,意思和写法完全不同。 因为“枇”和“琵”有相同的声旁“比”,所以“枇”和“琵”读音相同;“杷”“琶”有相同的声旁“巴”,所以它们读音也相同。 “枇杷”二字的形旁是“木”,表示和树木有关,“琵琶”二字的形旁是“”,表示两块玉石互相撞击。玉石撞击会发出美妙悦耳的声音,所以“琵琶”是一种乐器,能弹奏出悦耳的音乐。 汉字趣味对话 人对囚说:凭啥将我关进牢房? 大对尖说:“小”什么时候爬到我的头上了? 日对曰说:你太胖了,需要减肥了。 夫对天说:总算盼到出人投地的日子了。 人对从说:你们还没去做连体分离手术? 巾对币说:戴上博士帽一下身价百倍了。 门对问说:何时装上猫眼的? 课文大讲堂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此首诗是送别诗里的千古绝唱,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万分不舍之情。后两句被后人反复吟唱,而诗中的柳,也是古人传达难舍之情的寄托。 折柳送别 古人分别时要折柳相送,这是当时一种很流行的民间习俗,尤其是在文人墨客中,成为一种时尚。我国“折柳送行”的习俗最早见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小雅 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古时柳树又称小杨或杨柳,因“柳”与“留”谐音,可以表示挽留之意。离别赠柳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 唐朝的《渭城曲》 (即《阳关三叠》) 此首诗后来由乐人谱入乐府,当作送别曲,并把末句“西出阳关无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b3e56069c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6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