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民主社会主义的来源、主要观点、代表人物 1、早期理论渊源: 在资产阶级方面,19世纪40年代初,欧洲就出现了主要代表小资产阶级的民主社会主义者。1848年法国革命中就有了民主社会主义政党。 此外还有英国的费边主义。其创始人乔治·萧伯纳、悉·韦伯和其妻子比·韦伯。主要由知识分子组成的费边社,其主要思想是:一、从唯心史观出发鼓吹历史进化论,认为旧社会发展到新社会不过迂缓曲折的进化过程,社会主义不过是民主主义逐步胜利的结果,强调对社会进行符合“民主、渐进、和平、合乎宪法”的四大原则的改革。二、否认国家的阶级性,从超阶级国家观出发宣扬资本主义制度中的社会主义因素,认为工厂立法、捐税、市政企业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因而费边主义又被称为市政社会主义)。三、政治上鼓吹议会民主,鼓励富翁和有同情心的人的捐赠和帮助、认为社会主义者可以通过议会选举来实现其纲领,反对包括社会主义革命在内的任何社会革命,污蔑无产阶级、认为他们不可能依靠自身力量和斗争求的解放。 费边主义对英国工人运动和后来的英国共党、以及伯恩施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虽然在十月革命爆发后,特别是在1932年考察苏联之后,韦伯夫妇的思想发生了转变,顶住党内的压力、开始支持突变的革命思想。 在无产阶级方面,1859年威廉·李卜克内西曾经把民主社会主义用作科学社会主义的同义语,他专门地探讨了民主和社会主义互为基础、紧密联系的关系。马、恩对民主和社会主义也多有论述。 总的来看,民主社会主义萌发于19世纪30-40年代,主张通过普选、议会制度改革来实现民主与社会主义的统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当时为了联合各革命阶级、推进更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而联合民主社会主义者(从而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创造条件),因此有时也把自己称作社会民主主义者或者社会民主党人,不过他们强调过这一名称是不确切的,以划清自己和资产阶级政党的界限。 2、伯恩施坦的修正主义 1895年恩格斯去世以后,伯恩施坦从1896年到1898年间连续发表6篇文章,并于1898年发表《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一书,开始借发展马克思主义之名全面批判马克思主义。后来人们便把这种借着发展马克思主义之名而篡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称为“修正主义”。 伯恩施坦所提出的修正主义,实际上是一套完整的改良主义的理论体系,其基本思想(即社会主义就是通过渐进改良所取得的进步)称为以后民主社会运动的共同理论基础和实践原则。 伯恩施坦的主要观点是: 一、在哲学上用康德思想来否定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没有事实根据的“决定论”,人类历史没有确定规律可循,“目的是微不足道的,运动就是一切”。其哲学观具体落实到社会实践中,就成为一种庸俗的进化论与社会改良主义,并以此作为其他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修正的基础。 二、在政治经济学方面的广泛修正,伯恩施坦认为马克思所揭示的剩余价值的劳动的界限过于狭小,应该把资本家包括在内;他指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只是一种假设,从而在此基础上得出的商品价值、剩余价值都是纯粹的思维构思、没有实际意义的抽象理论,因此是不完整的。另一方面他观察经济发展现状,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不再具有不可克服的矛盾冲突,从而和平进入社会主义已经具有可能。 1 范文大全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三、在政治学上,由于他完全抛弃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的理论,认为暴力和专政都是落后而不合理的,并且随着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发展,国家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共同体、成为一种管理机构,因而对议会斗争充满信心;他认为自己已经看到了对资本主义进行和平改良的可能性,从而反对革命性的社会飞跃;并提出人民国家理论,认为无产阶级可以在资产阶级国家的制度下逐步地获得权力、实现对社会的改造,而改造的方案也是现成的,就是费边社的“市政社会主义”。 3、一战 的民主社会主义:“策略”与原则之争以及中派和右派的合流 伯恩施坦的修正主义实际上是质疑无产阶级政党:党的基本准则究竟是改良还是革命?关于修正主义的争论迅速扩展到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范围。这一问题的争论随着历史的发展,围绕着两个焦点来展开。 第一个焦点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是否应该参加资产阶级政府——在1900年的巴黎召开的第二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上,围绕着1899年法国的米勒兰入阁事件,就此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这一争论导致了在大会上欧洲社会主义政党左、中、右三派的形成。) 会上,考茨基提出一个决议案,认为:虽然在集权制的国家里,政权不可能像伯恩施坦所说的“一部分一部分地夺取”;但是个别社会党人参加资产阶级政府只是迫不得已而采取的暂时性特殊手段,是一个策略问题而不是原则问题。这引起了激烈争论。 左派认为: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人不应该进入资产阶级的内阁政府,因为工人利用议会斗争与参加政府这两者的性质不同,否则将是妥协和投降的大滑坡的开端,是搞阶级合作、阶级投降、沦为资产阶级政府镇压工人的工具;一旦各国效法,将会导致第二国际的分裂和共产主义运动的破产。 中派以考茨基为代表,认为:在原则上的态度当然要明确,但是米勒兰入阁是资产阶级民主的发展所导致的,无产阶级政党可以利用这一岗位来为无产阶级的利益战斗;并且这种情况应该会扩展到具有民主议会制度的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从而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 右派的伯恩施坦等人认为:中派的观点还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理论的妥协,他们应该对资产阶级的举措表示欢迎和欣喜,并且祈求资产阶级能够开放更多的岗位从而逐步夺权。 这次大会通过了考茨基的决议案。但这一争论没有结束,一直持续到1904年的阿姆斯特丹大会上还有过激烈的交锋。 第二个焦点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是否要支持本国的战争行为(即本国政党是否支持本国的帝国主义战争问题)——这个问题同样引起了激烈争论,其核心是如何理解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关系、“保卫祖国”与争取世界无产阶级的利益的关系。虽然在第二国际的1907年之后的大会上也作出了不支持帝国主义战争的正确决议,但在这一问题上分裂明显。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二国际大多数右派的社会党都在“保卫祖国”的旗号下,直接支持本国政府的战争行为;中派则成为社会和平主义者,事实上等同于对战争的默认支持,成为暗藏的沙文主义者(指极端的、或不合理的、过分的爱国主义);左派以列宁为代表,与中派、右派划清了界限,并发动了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工人运动以及十月革命。 至此,欧洲社会主义运动内部的十年“策略”与“原则”之争,以行动上的公开冲突而终结——第二国际在组织上也已经实际地分裂了,中派和右派实现了实质上的合流。而左派则划清界限,多数都再立组织、改称共产党。 1919年十月革命前期,26国103名社会党、社会民主党代表在瑞士伯尔尼开会并通过决议,其主要观点是: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不能导致社会主义,要求各国工人在民主范围内用民主方法建立革命政体,反对无产阶级专政;支持帝国主义战胜国所操纵的国际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bf32d0403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