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边塞诗专题 《凉州词》的首句之争 引言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门。 王之涣这首《凉州词》,是流传最为广泛的唐诗之一,几乎达到了家喻户晓、家弦户诵的程度。但是,就是这么著名的一首奶唐诗,它的文本却存在过很大的歧异。比如它的诗题,有的本作《出塞》,有的本子作《折杨柳》;它的尾句,“春风”有的本子作“春光”,“不度”有的作“不过”。尤其它的首句,更是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凉州词》的首句之争。 一、历代文本歧异 唐:黄河直上(芮挺章《国秀集》“一片孤城万仞山,黄河直上白云间。”);黄沙远上(薛用弱《集异记》) 两宋:黄沙直上(计有功《唐诗纪事》,尤袤《全唐诗话》,郭茂倩《乐府诗集》,《文苑英华》);黄沙远上(洪迈《万首唐人绝句》) 元:黄沙远上(辛文房《唐才子传》),黄河远上(杨士宏《唐音》) 明清至今:黄河远上 二、学者质疑、论争 清人论争 吴乔《围炉诗话》: 《唐诗纪事》王之涣《凉州词》是‘黄沙直上白云间’,坊本作‘黄河远上白云间’,黄河去凉州千里,何得为景?此类殊不少,何从取证而尽改之! 吴骞《拜经楼诗话》: 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计敏夫《唐诗纪事》作“黄沙远上白云间”。此别本偶异耳,而吴修龄据以为证,谓作黄河远上者为误,云“黄河去凉州千里,何得为景”,且河岂可言“直上白云”耶?然黄河自昔与天通,如太白“黄河之水天上来”,尉迟匡“明月飞出海,黄河流上天”,则“远上白云”亦何不可?正以其去凉州甚远,征人欲渡不得,故曰“远上白云间”,愈见其造语之妙,若作“黄河直上白云间”,真小儿语矣。 现代学者论争 1 叶景葵《卷庵书跋》“万首唐人绝句”条: 向诵此诗,即疑“黄河”两字与下三句皆不连贯,此诗之佳处不知何在!若作“黄沙”则第二句“万仞山”便有意义,而第二联亦字字皆有着落。第一联写出凉州荒寒萧索之象,实为第三句“怨”字埋根,于是此诗全体灵活矣。 林庚先生在《王之涣的〈凉州词〉》、《说凉州》等文中详细从地理沿革,全诗句意来论述,坚持应是“黄河远上白云间”。 另外,史铁良、谭优学、李飞平、乔志、王胜明等学者也著文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参看王胜明:王之涣《凉州词》三题,《文学遗产》2006年第3期。) 三、原生态:黄沙直上 1. 文献依据 宋代选本和诗话选录此者,除《万首唐人绝句》外,绝大多数作“黄沙直上”。(计有功《唐诗纪事》,尤袤《全唐诗话》,郭茂倩《乐府诗集》,《文苑英华》等)两宋去唐不远,刊刻盛行,传抄而致的舛误大减少,故能保持此诗本来面貌。 为什么与芮挺章编的《国秀集》首句作“黄河直上”?这里“河”应是“沙”字之误,理由有两个:(1)“河”与“沙”草体字形相近,“直”误为“远”同理(2)“黄河”与“直上”不搭配。 2.地理、气候 凉州在今甘肃省武威市,河西走廊的东部,与东边的黄河有近二百公里之遥。玉门关是敦煌西北,离西南青藏高原上的黄河直线距离有700多公里。 竺可桢在1963年《物侯学》一书中,只有“黄沙直上”才符合凉州以西玉门关一带春天的情况。因为河西走廊主要是戈壁荒滩,一到春天,几乎每天都有大风,刮起黄沙直冲云霄。 四、“黄沙直上”与“黄河远上”之境界差异 “黄沙直上”描写的是狂风卷起黄沙直上云天的塞外奇景,让我们想起岑参的“平沙莽莽黄入天”。呈现的境界是雄奇,雄奇中透出种萧飒。 “黄河远上”是从下游往上游远望,黄河像条游龙在大漠中蜿蜒,越远越是缥渺,至天地相接之处,就像一条飘带,悬挂于白云间。呈现的境界是即开阔又辽远。相比之下,因为“黄沙直上”采取的是一种仰视的视觉,画面就不够开阔,也没这种辽远。 这是“黄沙直上”与“黄河远上”两句诗所呈现的不同的境界。因为一句之改,对整首诗的意境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黄沙直上”境界虽然雄奇壮丽,但漫天尘沙对高山孤城有所遮蔽,但呼呼风声对悠悠笛韵有所掩盖,意境未免嘈杂。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是点、线、面结合,构成一幅既开阔辽远,又孤寂苍凉画面。这画面又是非常宁静的,一山一水,山水无言,宁静中透露出一种成万古寂寞的氛围。正是在这种宁静、寂寞的氛围中,当征人吹起羌笛,才能凝神静听,才能凝神静听,才能感觉它如泣如诉、如怨如慕。 2 因此,虽然《凉州词》首句的原生态是“黄沙直上”,虽然“黄河远上”是后人传抄错误和文本整合的结果,但数字之改却使这首诗在艺术上趋于完美。这是一个美丽错误,一错就错出了千古绝唱,一错就错出了压卷之作。我们在古籍整理中,既要重视还原文本的原生态,对于后世读者对文本的创造性接受,艺术上的完善,也要给予充分的尊重。所以,就让它将错就错吧。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c08b562f5335a8102d2202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