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米勒成名作《都是我的儿子》戏剧结构分析

时间:2023-03-11 02:21:1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阿瑟·米勒成名作《都是我的儿子》戏剧结构分析

作者:阳雯

来源:《戏剧之家》2017年第08

【摘 要】美国戏剧家阿瑟·米勒的成名作《都是我的儿子》(1947)讲述了二战时期工厂主乔·凯勒人生的秘密。这部戏剧作品是阿瑟·米勒模仿易卜生的剧本,采用了锁闭式的结构,设制了·凯勒的谎言拉里之死两个悬念,过去的秘密潜藏在当下情节的发展中,展现了类似《玩偶之家》渐趋紧张终至高潮的戏剧节奏。 【关键词】阿瑟·米勒; 《都是我的儿子》; 戏剧结构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8-0034-01

阿瑟·米勒(1915-2005)是20世纪美国伟大的剧作家,获得过纽约剧评界奖、普利策奖、艾米终身成就奖等多项大奖。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1949)在中国学术界受到广泛关注,但他的成名作是1947年的《都是我的儿子》。

《都是我的儿子》被阿瑟·米勒自称为唯一想用完全现实主义的易卜生式形式写的剧。主人公乔·凯勒心怀秘密生活多年,最终被揭穿。《都是我的儿子》在戏剧结构上呈现了易卜生常用的锁闭式戏剧结构,正如《玩偶之家》一样,场景相对封闭,地点统一,时间浓缩,戏剧情节的因果联系强,现在与过去的秘密交织在一起,戏剧悬念、戏剧节奏都得到了很好的表现。怎样戏剧性地表现往事秘密? 一、开篇的悬念——观众从全然不知到推测

戏剧的第一幕,展现出一个轻松的社交场景,星期天的早晨阳光普照,乔·凯勒在自家后院看报纸,邻居相继出场,他们谈着天气,谈着报纸上的广告,说说荒唐的年轻人……戏剧情境轻松、自然,富有日常生活的气氛,但是出现了一个意外事件——头天夜里的大风把院里的一颗树刮断了,这颗树是为纪念乔·凯勒死去的长子拉里种下的。戏剧的开始,断树在舞台上是一个强烈的暗示。邻居弗兰克与凯勒谈到拉里,说到他死亡的日子,悬念产生了,拉里是怎么死的?

接下来,乔·凯勒的二儿子克里斯出场,当乔·凯勒提示树被刮断了,克里斯眼也不抬克里斯谈到母亲凯特在清晨四点发现树断了非常伤心,乔对于凯特的这种反应感到愠怒。从这些场景中,观众体会得到,母亲对于长子之死还放不下,而父亲与二儿子却已不想再提起。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拉里的死因第一幕开场就给出了悬念,然后采用拖延的策略,让观众对这个悬念进行猜测。

拉里曾经的女友安妮准备开始新的生活,克里斯向安妮求婚成功,安妮的哥哥乔治打来电话说他将来探望安妮。乔治的来访让乔·凯勒格外紧张,第一幕的最后,目睹凯勒的紧张,母亲凯特坐在舞台前方的椅子上,直挺挺的,目不转睛,恍然大悟。对于观众来说,凯特的表情是一种积极的暗示,难道乔·凯勒有什么秘密? 二、悬念的进展——观众对推测的动摇与思考

戏剧第二幕,安妮的哥哥乔治来访,乔治反对安妮嫁给克里斯,说克里斯的父亲毁了他们家,并列举了证据。乔治提出他要与乔·凯勒单独谈话。紧张的对质场面开始了,乔·凯勒准备了一系列的事实来嘲笑其父亲史蒂夫·迪弗尔的人品,乔治没能当面驳倒他。观众以为可以揭开的往事秘密又被拖延了。

母亲凯特为克里斯要与安妮结婚感到生气,长子拉里是她的心病,情绪失控之下,凯特喊出:他要是死了,就是你父亲杀害他的。你现在明白我的话吧?凯特的指控让克里斯步步紧逼,需要父亲给出答案,乔·凯勒终于承认是他将飞机引擎盖次品卖给军队。·凯勒的谎言这个悬念在这一幕里被揭开了,但是拉里之死的悬念还留在那里。终于,在下一幕里由拉里曾经的女友安妮揭开了。

三、悬念结果——观众的推测终被两次证实

戏剧第三幕,安妮拿出拉里自杀前的信件,母亲凯特读后明白了拉里当初的确是因为无法原谅父亲的行为而选择自杀。克里斯回家与凯特辞行,因为他既不能把父亲告上法庭,也不想与他一起继续生活下去。乔·凯勒想和克里斯和好,安妮听到乔·凯勒为自己的辩护,感到非常气愤,将拉里自杀前的信件交给克里斯,克里斯当众阅读信件,乔·凯勒这时才得知,长子拉里是因为无法接受像他这样的父亲而自杀的。乔·凯勒离开大家走进屋内开枪自杀…… 拉里之死这个悬念终于在这一幕被揭开了。观众可以推测,安妮一心想与克里斯在一起,如果凯特已将拉里之死放下,那么安妮顺利与克里斯结婚,她也用不着非要伤害现在这个家庭。就是因为她的心愿得不到实现,她才拿出信件证实拉里的死亡真相。安妮是将过去与现在连接起来,她促使了两个悬念的进展。

这部模仿易卜生的戏剧,在戏剧语言、戏剧悬念与进展、人物关系进展上都有比较紧凑而传统的特点,也正因如此,观众更容易得戏剧的表面层次,能深入体会其传达的精神人生良心。 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蒙丽芳.近十年来阿瑟·米勒研究综述[J].文学界,20078. [2]董乐山.探索的路上[M].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1987.

[3]克里斯托弗·比格斯比.推责辩护愧妥协否认悔——都是我的儿子序[J].外国文艺,20116.

[4]·斯特罗耶娃.契诃夫与艺术剧院[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0. [5]阿瑟·米勒.都是我的儿子[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雯,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创新教育学院,副教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c2774b4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e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