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一、 创设情境、激发思维 浓厚的兴趣及丰富的情感是积极思维活动的源泉,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创设思维情境,持续激发学生思维的热情和情趣,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通过设问、提问、实验等各种方法,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能够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和思考的兴趣,使学生能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二、 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创新思维 心理学告诉我们:自由能使人的潜力得到最大的发挥,而创新思维与创新水平的形成和发展必须有民主,平等地教学氛围。在课堂教学中,学习氛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师生关系,“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情感融洽,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诱发创新思维。 1、 创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感情交流。教学既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的语言、动作、神态要和蔼克清,有一定的感染力,要持续的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鼓励学生勇于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协助学生树立必胜的信心,这样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即感到积极紧张,又感到非常轻松愉快。 2、 给学生多提供独立思考问题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之中,才能提升课堂效率。周玉仁教授说:“要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情境,多一点思考时间,多一点活动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快。”例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体积之后,我拿出一块不规则的石头,让学生求它的体积,如果不改变石头的形状你能求出它的体积吗?正当学生迷惑不解时,我把盛了一部份水的长方体水槽放在讲桌上,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这时课堂气氛活跃,争着要讲自己的想法,我因势利导让学生量出水槽的长、宽,又让学生测量水面上升的高度,使学生弄清水面上胜的高度就能够算出石头的体积,然后让学生动笔计算,学生很快算出石头的体积。同时也感到成功的喜悦。 3、 增强自评、互评学习结果,让学生大胆发表不同意见,能够在同学中展开讨论,对有心意和创建的解答教师要给充分地肯定。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 三、 把握时机,发觉创新思维 新旧知识间的连接点,生长点,是激发学生思维发展有利时机,往往能够给学生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能够这样想也能够那样想,这就为学生实行思维活动打下了良好伏笔。学生能够在头脑中想象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过渡。在主动探索过程中引导学生实行观察比较,启迪学生用语言概括出新概念,对建立起的新表象组成要素实行判断,作出合乎逻辑的推理,进而实行内化,达到知识间的守恒。 四、 动手操作,诱发创新 皮亚杰说过:“动作性的活动对儿童理解空间观点具有无比巨大的重要性。”数学知识产生于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具有培养人们创新思维活动独特的优越性。所以,在数学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小学数学教学中常见的动手操作活动有:画一画、量一量、剪一剪、折一折、摆一摆等。小学生具有好动、好奇、好胜心强等特点,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操作,独立思考、引起联想,不但训练了学生的操作技能,而且使每个学生都能从多层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种个个参与、人人动手的操作活动,有利的促动了学生创新思维。例如,二年级学生学习了“角的初步理解”之后,为了让学生对角、直角的概念更好的掌握,教是能够让学生动手摆、动脑想,师说:“请同学们用学具袋中的小棒摆一个三角形,看它有几个角?用了几根小棒?”学生很快摆出,并说出摆的三角形有三个角,用了三根小棒。师又说:“请同学们摆出两个三角形,看这两个三角形共有几个角?最少用几根小棒?”绝大部分学生很快摆出了两个独立的三角形,并说出共有六个角,用了六根小棒。教师追问:“这种摆法用小棒最少吗?请同学们再摆摆看。”学生又沉入了用小棒摆两个三角形的活动中,很快绝大部分摆出了所要求得图形。老师表扬了这种摆法的同学肯动脑善于思考。这种在教师指导下的动手操作,学生手脑并用、自主探索,参与了获得知识全过程,学的积极主动,满足了学生好动的需要,使他们尝到了探究知识的乐趣,进而激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初步的创新水平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为培养出更多适合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打好基础。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c79a9fe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d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