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距离学生的生活很遥远,如何让历史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贴近呢,如何突出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这是我每节课都在思考的问题。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升入初中,历史学科是一个全新而又陌生的学科。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层次还比较浅,如果讲授的内容过多、过深的话,势必会在课堂中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运用了多种方法和模式七年级历史教学主要讲述是中国古代史的内容,时间间隔长,学生了解不多,尤其是其中一些古文材料,七年级学生的能力看不懂,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多时候都是教师“一言堂”,这其中古人的思想问题的教学更是许多老师的难题,讲深了学生不易理解,讲浅了学生没有掌握。所以在教学思想问题时更需要教师灵活应用教材,结合背景材料,最好能应用计算机课件,积极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学习。 我发现造成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师没有给予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的动机和机会,学生的学习缺乏必要的成功激励; (2)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缺少悬念和情景,没有找到学生感兴趣的历史问题,让他们进行分析与探究; (3)不能灵活使用教材,缺乏培养学生自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教学设计; (4)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体现不够。 历史教学应教会学生怎样思维的方法,而不是以让学生仅仅了解一些零散的具体的历史知识为目的。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生动的直观固然重要,但它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智育是从有理论思维的地方开始的”。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会学习,才能自觉地积极地在教师的引导下成为课堂的主体和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人;否则,教师只能永远是课堂的主角,只能自弹自唱。历史思维的方法就是运用历史知识、概念和已知材料进行特定历史思维活动的方法,包括分析历史事物的方法、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比较历史事件异同的方法、概括历史现象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及其原因的方法,依据历史事实归纳或论证的方法 作为教育者应该掌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动向,学生的思维活动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在他们对所学内容兴趣不大时,尤其是心理感到负担,受到压抑时,便处于抑制状态。相反,热烈的学习氛围会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思维活动也会处于最佳状态,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将得到极为充分的激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多种多样,只要运用得恰当,都会取得很好的效果的。例如:上《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时,导入时候,可以先做个这样的小调查:“同学们,你们最爱吃的水果是?”对这样的问题比较容易,学生会争先恐后的回答,然后问:你们知道它们从哪里传入的吗?从而引起学习新课的兴趣,由于开始上课提起了胃口,整堂课的气氛会比较好。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师生对所教、所学的知识都会产生极大的热情和兴趣,而让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学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调动学生积极性,达到这一状态的有效手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的指导者,应当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巧妙新颖的教学设计,创设一些积极有效的教学情景,让学生扮演主角,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激活课堂气氛。 因此教学效果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同以往的教学相比,这堂课最突出的特点是学生学习兴趣极强,在下课以后,学生都还在争论课堂上的问题,并且纷纷向我反映最喜欢上历史课,喜欢这样的教学模式,达到了新课改要求的让学生自我学习,进行探究式学习的目的,大大激发了学生在以后学习历史的兴趣。 很长时间以来,历史教学中就存在学生学习兴趣性的问题,事实上是我们被旧的教学模式所束缚,不敢创新,不相信学生的能力,不敢大胆开拓,没有认识要使学生能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关键就是要让他们有对学习的兴趣,如果在教学中没有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无疑于使学生在成长中先行失败!现在的教改真是及时雨,把我的苦恼化解了。 历史距离学生的生活很遥远,如何让历史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贴近呢,如何突出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这是我每节课都在思考的问题。中国古代史离学生更遥远,特别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史更是枯燥,如何把这枯燥的问题转化为生动有趣的问题,这是我在准备<<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思考的最多的。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升入初中,历史学科是一个全新而又陌生的学科。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层次还比较浅,如果讲授的内容过多、过深的话,势必会在课堂中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运用了多种方法和模式,例如在导入这个环节里,我利用了汉武大帝的片头曲来进行导入,这个导入还是起到“激趣、凝神”的作用,因为这一课的重点内容是汉武帝的大一统,所以我在导入时特别突出了汉武帝,接着由汉武帝引出了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的“文景之治”,这样做既能突出了汉武帝,又能把整节课的内容做一个互相的联系。在第一环节“文景之治”这个内容里,我是引用了两则史料:材料一: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材料二: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资治通鉴》这两则材料具有对比性,可以把汉初与文景之治的社会状况进行对比。这部分内容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知道汉朝的统治者如何进行励精图治,采取了哪些措施进行治国,治国的效果如何。这两则材料虽然看上去比较简单,但学生由于认知水平还是有限,所以还是需要老师对材料进行解析,初一部分学生阅读古文材料还是有一定的障碍。在设计汉武帝的大一统这部分内容是,我是设置了两个情景:汉武帝的烦恼,第一个烦恼是西汉的分封制给汉武帝带来的烦恼,我是通过出示西汉分封制的视频、西汉前期的形势图、同姓王分封引起的藩国危机数字图等材料,让学生更形象更生动的了解西汉的分封带来对汉武帝产生的威胁。在学生了解了汉武帝的面临的危机这个内容后,设置了一个情景:“假如你是汉武帝身边的大臣,你是会怎样帮助汉武帝解决烦恼呢?”我让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还让学生进行分析。在讲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部分内容时我设置了让学生对百家思想进行投票的办法,同时还让学生分析你为何选取这个派别。从这堂课的设置来看,我觉得整个教学过程还是比较流畅,还是能够体现学生为本的理念,从上课的效果来看还是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因为在跟岗期间我在翰林学校进行了《第10课“秦王扫六合”》的同课异构,在前后不到两个星期内,我进行《第10课“秦王扫六合”》、《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这两节课的教学,这两节课都是从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等方面讲述如何进行治国的,其实两节课的课型差不多是一样,我发觉自己在备这类型的课时已经无法跳出固定的模式,上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这课后,我感到从整个流程上看上课的模式没有多大变化,只是在细节上做了一些处理而已,前后两节课没有突破。感到自己备课时没有大局观,无法跳出一节课的框架,无法从整个单元,整个阶段,甚至整个历史发展的整体观来分析问题,我只是就事件分析事件,没有宏观性。例如今天在讲《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一课时,其实我可以从治国理念,处理三个关系、治国措施等方面来阐述的。任何一个朝代的统治者要治国无非就是处理好三个关系:君臣关系、君民关系、民族关系。所以的治国措施都是围绕着这些关系而进行。例如汉武帝的实行的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就是处理君臣关系的措施,而处理君民关系的措施是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对百姓的思想控制,汉武帝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减轻赋税也是处理君民关系的表现。民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c7abc9225c52cc58ad6be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