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诗歌

时间:2022-05-07 02:11: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诗歌

诗歌,是一切文学作品的开路先锋。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中考语文学常识:诗歌,欢迎大家阅读。诗歌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最凝练、形象地反映生活,富于想象,构思精巧,有一定的节奏、韵律,常根据节奏和音顿分行排列的一种文学体裁。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不仅由于它在内容上是用高度精练的语言来抒发丰富的思想感情,而且在于它的表现形式既有别于其他一切文体,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变化:从原始歌谣的不定型,发展到四言、五言、七言诗基本定型,又发展到宋、元的词和曲,以至于今天的新体诗。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种发展变化是相当大的,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1)乐府乐府原指朝廷所设置的音乐机构。它的任务,一是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歌制成曲谱,制作、演奏新的歌舞新的歌舞;二是采集民间歌谣,陪上音乐演唱;三是训练演奏人员和歌手。以供郊祀、饮宴、游观娱乐的需要。后来,把乐府机构所采集、创作的歌辞,统称为 “乐府诗 “,或简称为 “乐府 “。这样一来, “乐府 “一词就由专业机关而变成诗歌的名称了。最早的乐府诗是配乐歌唱的,后来文人仿照这种体裁创作的乐府诗,不管配不配乐,都一律称之为 “乐府 “。(2)歌行歌行是

古体诗的一种。汉魏南北朝乐府诗多用歌、行、曲、引、叹、吟、怨、弄、操等,其中以用 “歌 “、 “行 “为最多,逐渐合称为一种诗体名。其音





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常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等古体,篇幅长短不一。(3)古体诗古体诗有两种含义。一指诗体名,也称为古诗、古风。与唐以后兴起的近体诗(格律诗)相对应。其表现形式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及杂言多种,且不讲究对仗、平仄等格律,用韵也较为自由且可换韵。在多种体式中,以五言、七言为多。二是对于古体诗歌的泛称。又,南北朝时称汉魏无名氏的诗为古诗。(4)近体诗近体诗也称 “今体诗 “、 “律诗 “。是唐代以后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近体诗篇有定句,句有定字,讲究平仄,双句压韵,首句可压可不压(五言仄起式首句不用韵)。律诗除首联尾联外,中间两联(颔联、颈联)还要求对仗。 “今体诗 “一名是唐人为区别以前的诗体而采用的说法,为后人沿用,现代则多称为格律诗。(5)四言诗四言诗指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字为主的诗体。四言诗在殷商时代形成,是我国古代诗歌总最早形成的诗体。四言诗(这里主要就《诗经》而言)在我国的诗歌发展史上有其特殊功绩。除了语言的准确精练而外,赋、比、兴的运用,开创了我国诗歌 “形象思维 “的先河。东汉以后, “文繁而意少 “的四言诗逐渐衰微,为民间新兴的杂言、五言诗所取代。(6)律诗律诗是一种每首八句、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的格律非常严谨的诗。它在南北朝时代就已经开

始出现,到唐代初期基本发展成熟,盛唐以后是它的黄金时代。律诗分五言律诗(简称 “五律 “)、七言律诗(简称 “七律 “)和排律( “长律 “)


三种。此外,还有少量的三韵小律和六言律诗。律诗的格律非常严谨,在每首的字数、句数、压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这些规定可以归纳如下:1、每首限定八句。2、限定用平声韵,而且必须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3、每句的句式、平仄都有规定,而且讲究粘对。4、每首必须用

对仗。(7)绝句绝句是律诗的一种。每首四句,等于律诗的一半,所以也称“截句 “、 “断句 “。基本格式仅为四句,绝句有五言、六言、七言等几种, “六绝 “较为少见。绝句分 “古绝 “和 “律绝 “两大类。其中不讲平仄、连对,压韵又可平可仄的,叫古绝;讲究平仄、连对并压平声韵的,叫律绝。(8)五言诗五言诗是由五字句构成诗篇的一种诗体。五言诗是

在民谣和乐府民歌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从汉代形成一直到近代,在我国古典诗歌创作中,一直是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五言诗既能反映复杂

纷繁的社会生活,又能流漓酣畅地抒发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而且节奏鲜明,音韵铿锵。五言诗可分为五言古诗、五言律诗、五言绝句等形式。(9)七言诗七言诗是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为主的一种诗体。它同五言诗一样起源于民间。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之作,是东汉张衡的《四愁诗》和魏晋曹丕的《燕歌行》。此后经南北朝时期的发展,到唐代初期成熟,终于在诗坛上确立了

与五言诗抗衡的地位,成为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主要形式之一。可分为古诗、七言律诗、七言绝句等。(10)杂言诗杂言诗也是古风的一种,具有古风的一





切特点,跟 “五古 “、 “七古 “惟一不同之处就是一个 “杂 “字。说 “杂 “,主要表现在句式上,其次表现在用韵上。杂言诗的最大优点是可以随着诗人思想感情的奔放而无所拘束地纵情放歌。它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随意换韵;它的句式可以毫无限制,可以时而三言、四言、时而五言、

六言、七言;句子长的可达十字以上,全篇短的可以只有四句,长的可以长到数十句乃至百句以上。正因其 “杂 “,所以有时还允许夹用少数散文式的句子。杂言诗不论表现形式多杂(但多数还是以七言句为主),在古代诗歌分类上都把它归入 “七言古风 “这一大类,即使全篇只有一个七言句。(11)词词,诗歌的一种。是伴随新兴音乐而产生的一种新诗体,起源于隋唐,盛

行于两宋。从词的句式来说,称为 “长短句 “。词之所以采用长短不一的句式,是出于音乐上的要求。词有词牌,就是填词时所依据的词牌,词牌对

声与韵以及句式与结构有明确规定与严格要求,故有 “填词 “之说。依照每首词的字数多少,通常把词分为三类,即小令、中调和长调。由于词调不同,它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四种不同形式。(12)小令小令又称 “叶儿 “,是散曲中产生最早的一种体式。就其表现形式而言,小令是单支的曲子,很像一首句式参差的小诗,更近似于词。小令主要是从民间的词

调和小曲变化而来的,其中也有少数脱胎于诗词。它以句式长短不齐而与诗(尤其是近体)迥然不同。与词相比较,则有同有异。主要特点有:用韵比词




更密、平仄比诗词更严、通首只有一段、可以另加衬字,这是小令与诗词不同的更显着之点。以字数多少来划分,58字以内为小令,其体式短小精悍,便于使用,所以在元代散曲中,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看,它都占据只要地位。(13)中调中调:自《草堂诗余》按词的字数多少为词分类以后,词家通常把5990字的词调称为中调。因为中调的字数介于小令和长调之间,所以得名。如《蝶恋花》《渔家傲》等词调。(14)长调长调即长词。自《草堂诗余》以91字以上的词调为长调后,一直为后人所沿用。如两段的《满江红》《水调歌头》和三段的《兰陵王》四段的《莺啼序》等词调,都称为 “长 “。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cd10bfa7c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b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