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床》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诗的语言特征:多义性、跳跃性、可感性、音乐性 2、 体会中国现代诗歌的抽象哲理如何与感性形象有机结合 3、 理解诗歌中象征意蕴,以及历史文化的厚重感 4、 体会不同诗人的个性化的语言表达 教学方式: 5、 自读品味法 6、 导读提升法 7、 讨论交流法 8、 读写结合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内容: 一、阅读《诗的语言》,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 诗歌语言与实用语言的区别,最显著的就是它们的目的不同。现实语言为实用,目的为“读解”;诗歌语言不为实用,目的在于“审美”。 1、 多义性 2、 跳跃性 ⑴诗人创作的一个显著特征 ⑵跳跃性是诗歌本身应该具有的特征 3、 可感性 具体、形象、可知。 一般来说,诗歌不是用来说理的,但诗歌中又有哲理;诗歌的“理”,要通过诗歌的意象和形象来包含;我们读诗,要读出诗的情感,有时还要注意它所蕴含的哲理。 4、 音乐性 外在的音乐性:押韵、平仄、节奏 内在的音乐性:情绪起伏,不同诗人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二、精读《河床》 ㈠作者简介: 昌耀(1936——2021),原名王昌耀。1950年参军,任宣传队员。同年赴朝参加抗美援朝。期间发表处女作《人桥》。1953年6月在元山战役中头部负伤回国治疗。1955年主动报名参加开发大西北。1988年任青海省作协副主席。 ㈡精读探究 1、 请体会主意象的外在特点和内在性格。 外在 内在 地域(空间) 巴颜喀拉(源头 ) 高远 躺倒、屹立 横贯、气势、坚实 滋润、干枯、浩荡 雄性美:宽厚、壮阔、博爱 父亲:慈爱、深情 历史 怀念黄河象 古老、浑厚 时间、古迹、化石、始皇帝 饱经沧桑 通都大邑、驰道 现实 把龙的形象重新推向世界前台 富有使命感 色彩 丰富、华丽 不同流俗 姿态 体魄多毛 粗犷 纵、横、屈曲、下陷、切开 大千众相、包容万端 2、主要的语言特点 ⑴不同流俗 句式:拒绝外在形式,注重内在节奏;变化多端的长短交错的句式,形成突兀、冲撞、紧张中的和谐 质感和力度:抛弃修饰、粗朴厚重(与黄河河床的风格特点相吻合),显得不可抗拒,魅力无穷。 ⑵大气雄浑:雄浑、高亢、阳刚、大气。不拘小节,注重内在。大生命的大气概,有力的生命律动。 ⑶修辞奇特:拟人、排比 3、意象特点:丰富多彩 ⑴与传说、神话有关的意象,如“兀鹰”“母狼”“黄河象”,原始、血性,突出旺盛生命力的特征。 ⑵与民族世俗生活有关的细节意象,如“唐古特人的马车”“猎人”“鹰的城堡”。给人视觉刺激,浓重的黄土色调给人巨大而奇异的感觉。 ⑶具有沧桑感、伤残感的意象,如“飓风”“时间”“古迹”“化石”“始皇帝”“驰道”“不可攻克的球门”。这一系列意象,既是作者心灵痛觉的复写,又是他对那种狞厉粗犷的原生力量的认同,表达出人类最高贵的精神品质——认知自我的历史、感知自我的清醒、珍爱历史的智慧。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d3faac33b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