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文化及研究综述 图像过剩时代的到来,使得视觉文化成为一种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 1、视觉文化及其内涵研究 视觉文化并不是一门全新的学科,人类自诞生以来就具有视觉器官,图像早已进入人们的生活,与人类的发展史、文明史几乎同样久远。只是在过往历史中,并没有将视觉以及图像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在原始时期,图像是作为岩画、图腾等仪式被研究,随着时代发展继而演变为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视觉文化的明确定义是二十世纪匈牙利电影理论家巴拉兹的预言,他认为电影的出现将产生新的视觉文化来取代旧的印刷文化。在西方哲学史中,黑格尔曾经断言:“一切艺术都是从人的眼睛开始的,而人的心灵则从现实的物质材料和形式里获得其形象。”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将这一预言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将当今时代描述为“世界图像时代”。这就意味着,这个时代的本质是以图像来把握世界,也就是说,用形象的思维去认识和把握世界。同样,美国学者尼古拉斯·米尔佐夫描述了当代文化的典型特征:“它越来越倾向于将本身没有非视觉化的东西视觉化”。 另一方面,关于视觉文化的内涵,许多学者将其内涵进一步扩大。美国学者米歇尔认为,视觉文化应包括视觉技术、视觉媒介以及与观众的关系等。在她看来,视觉文化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与联结更为重要,而这些联结会在哲学、伦理、政治等层面体现出来,同时会影响人们如何认识观看这一行为。在视觉文化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法国学者让·保罗·拉康和英国学者大卫·霍克尼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认为“视觉文化”的涵盖的范围应该更广的观点。法国学者埃雷特罗格夫也认为视觉文化的研究不应停留在图像的研究上,而应研究视觉文化价值、哲学意义和社会内部权力关系的全过程。德国学者米克·巴尔在他的著作《视觉本质主义与视觉文化对象》中认为,视觉文化问题需要通过具体的研究对象来解决,因此视觉研究应扩展到视觉性研究,视觉性研究就是指视觉文化何以被看到,如何被看到的这一完整过程的研究。 国内对视觉文化的研究由来已久,但早期的视觉文化研究大多只是在艺术技法和艺术语言方面,对视觉文化真正的文化层面和本质深度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学者陈永国主编的《视觉文化研究读本》、学者罗岗、顾铮主编的《视觉文化读本》都是比较经典的视觉文化著作。国内,对视觉文化研究最深入的是学者周宪,著有多篇视觉文化相关论文,出版多本书籍对国外理论进行翻译。在《反思视觉文化》一文中,学者周宪对视觉文化的含义进行阐述。他认为,视觉文化有两个基本含义,分别从文化领域与学科研究领域这两方面进行解读。在文化领域中,视觉文化不等同于文字文化或话语文化,是一种历史视角的视觉文化;另一方面,视觉文化也是指当代文化,是指视觉性占主导的当代文化。从研究领域来看,视觉文化应该被视为“交叉学科的研究”。学者吴琼也曾指出,视觉文化的研究的主要对象除去视觉产品本身,还有隐藏在视觉文本中的“视觉性”。之后,学者周宪在《文化研究》中对视觉文化进行了更明确的阐释,“一是视觉媒介、视觉文本以及视觉技术等与视觉紧密相关的视觉性内容;二是视觉文化的自身构建及其与视觉主体、文化变革、伦理道德等相关领域的交叉融合的偏向于视觉文化深层社会意义的内容”。另外,针对视觉文化的重要性,学者周宪认为,视觉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更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改变。 2、视觉技术相关的伦理问题 美国学者杰姆逊关注到电影、电视等媒介的特性——机械复制性,同时意识到商业生产逻辑对社会的影响,整个社会成为一种“仿像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对视觉快感的不断需求导致时间向空间转变,深度向平面转变,整体向碎片转变。 移动媒介时代的影像化思维使世界成为一个巨大的形象,由形象创造的“仿像社 会”使世界成为人们面前的符号展示。观众只能通过“屏幕”来构建和审视自己, 越来越多的现象与事物通过各种工具被可视化、被视觉化。也就是学者梅洛·庞 蒂所谈到的,现代社会“不可见的”变为“可见的”。 法国学者让·波德里亚认为,这种“仿像社会”的产生与图像的“拟真装置”作用分不开。“拟真装置”使得私人和公共领域逐渐混合、界限逐渐模糊,伦理界限也逐渐消失。法国学者拉康·雅克则从镜像、“凝视”和窥视行为等几方面来考察视觉主体对自我的建构和识别。法国学者吉尔·利波维茨基在《责任的落寞:新民主时期的无痛伦理》一书中提到现代社会伦理的“无痛”倾向,认为现代社会中伦理对个体行为的约束力下降,而个体对伦理越轨行为也选择视而不见,两者共同作用使得伦理越来越呈现一种“无痛”化。 在国内,靖鸣的《短视频传播伦理失范及其对策》关注到了短视频中对于弱势群体的消费行为,在对落后生活以及破旧物品进行展示的过程中,也将他人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ddb98bd9a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