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民族识别与分类的知识源流 马威 【期刊名称】《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卷),期】2011(032)008 【摘 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西方学者对新中国开展的民族识别工作展开质疑,认为中国56个民族的确认过程充满了政治性,识别标准按照精英原则,甚至有研究者认为某些民族不是“确认”而是“创造”出来的.事实上,回溯民国时期的少数民族研究历史就会发现,少数民族识别工作是中国从近代以来建构“民族-国家”的内在需要,民族分类与识别工作本身就是为维护国家统一、边疆稳定提供学术支持;同时,民国时期的学者们借鉴西方民族学知识建构起来的民族分类标准也为新中国民族识别工作提供了科学标准.新中国的民族识别工作承续了民国时期的民族分类研究,兼顾了政治性和学术性的统一. 【总页数】6页(P11-16) 【作 者】马威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 湖北武汉43007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C951 【相关文献】 1."民族识别"的分类学术与公共知识建构——斯坦福大学墨磊宁(Thomas S.Mullaney)博士专访2.知识社会学视野下的新中国民族识别工作3.《文章源流》与清末民国时期的文体学研究4.清末民国时期刻瓷的源流及特点5.民国时期大学教师晋升制度源流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e3db9b9a6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