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二级学院管理机制改革——河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管理体制改革

时间:2022-06-27 00:10:2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深化二级学院管理机制改革——河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管理体制改革

作者:李妍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第43



李妍

(河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天津300401

摘要:二级学院管理机制改革是我国高校内部管理机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的效果对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学校的发展影响重大。现有的二级学院管理机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大学体制建设,因此推进二级学院管理机制改革势在必行。河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结合学院实际,紧密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生理想就业这个中心点和目标,进行职能和资源重组,建立基于“四线一平台”的管理机制,力求建立一整套适应学院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高效运行机制。

关键词:二级学院;管理机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3-0017-02

作者简介:李妍(1983-),女(汉族),天津市红桥区人,硕士学历,本科教务员,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本科教学管理。

一、二级学院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高校在许多管理机制改革中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纵观这些管理改革大多偏重于校级层面,很少涉及二级学院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问题。二级学院管理机制改革是我国高校内部管理机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的效果对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学校的发展影响重大[1]

二级学院不仅承担了实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而且是高校实施教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单位。大部分高校的二级学院在学校的组织管理中处于从属地位,很难真正地成为学校的办学实体;学校对二级学院的职责划分不清,并没有将相对应的权利真正地下放给二级学院,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二级学院管理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河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结合学院自身实际,对学院管理机制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与改革。

二、二级学院管理机制改革的目标、原则

(一)目标

推进二级学院管理机制改革,建立一整套适应学院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高效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二级学院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最大限度地释放学术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

(二)原则


1. 学校通过目标管理对二级学院实施宏观调控。二级学院则应成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学生管理等工作的基层实施者,学校应该根据二级学院的职能,切实赋予其相对应的权利,使二级学院在日常管理中能够更好地权责结合,发挥其最大的能动性。

2.二级学院的管理是个综合性工作,各部门之间分工不分家。因此,对于二级学院而言,工作的协调性是高效管理的基础[2]。二级学院改革涉及到学院与机关职能的调整,涉及到学院所属各系(部)、各专业的主体职能的改革、涉及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工作组织,涉及教育资源的再配置,涉及到学院的方方面面,因而需要树立全局观念,需要运用系统原理和科学方法对各项改革措施统筹兼顾,通盘考虑。

3.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始终是高校的中心任务,而这一任务的实施主体是教师,所以教师在二级学院管理机制改革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在二级学院管理机制改革的过程中,各级教学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学科带头人的安排至关重要,要在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做好二级学院内部的组织结构调整,合理整合人员结构。

三、二级学院管理机制改革的思路、方案和主要内容

(一)改革的主要思路

打破现有的二级学院管理机制格局,以进一步有效提高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着力点,以实现学生理想就业为目标,重组管理机制,重建职能体系,探索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二级学院管理模式,在学校大政划一、全面统筹的原则下,体现二级学院相对灵活独立的办学特性,为实现学校的整体建设目标而发挥各自独特的功能。

(二)改革方案和主要内容

二级学院管理机制改革方案紧密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生理想就业这个中心点和目标,进行职能和资源重组,建立基于“四线一平台”的管理机制。

1.四线。第一条线,教学质量管理是高校的生命线。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和提高是关乎高等教育生死存亡的大事情。学院在改革中,打破了传统的按系(部)、分专业的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管理模式,建立了学院统一的教学质量办公室,负责建立和完善学院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质量标准体系,并实施全过程的质量监督和考核评定。

第二条线,教学运行过程管理是保证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实现的关键线。为了统筹优化学院的教学和人才培养资源,更好地利用有限的资源,进一步把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落到实处,成立了学院统一的教学运行管理办公室,按照学院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实施学院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运行管理。

第三条线,学科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实现质量目标的营养补给线。科研和教学相辅相成,加强学科建设,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可以为教学质量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营养补给。我们在改革中,成立了院学科建设办公室,在院长的领导和统筹下,院学科建设办公室负责协调和监督考核全院的学科建设工作。同时明确系(部)专业为学科建设的主要负责单位,各系(部)专业负责人是学科的第一负责人,在聘任系(部)主任时,要求应聘者在学校、学院发展战略规划的框架内提出明确可行的学科建设规划,并将学科建设指标纳入系(部)负责人考核指标体系,由学院学科建设办公室对其任期内学科建设规划目标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第四条线,学院机关行政管理部门和学生工作是有效实现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后勤保障线。在改革中,学院行政管理部门和学生工作一定要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积极做好


教学科研各项工作的后勤保障。学院级的行政管理主要应体现为规划、指导、服务、监督、协调,并需要加快完成五方面职能的转变:从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从事务管理转向制度管理;从过程管理转向目标管理;从审批管理转向服务管理;特别是要充分发挥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的长处,利用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技术对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全过程实施深入的数据分析和精细的跟踪监控,实现从粗放式的管理到科学精细化管理的转变。2.一平台。“一平台”主要指校企结合人才培养平台。在新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用人环境和高校人才培养的不协调因素,真正意义上的校企结合人才培养得以实现的并不多。然而有效的校企结合人才培养方式,恰恰又是目前及今后高校人才培养和实现学生理想就业的关键。所以,探索校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有效的校企结合人才培养平台,对高校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建设型人才至关重要。

学院在这一方面的改革上,成立了专门的“协作创新”办公室。该办公室与学院学生工作部门合作,负责此方面的全部工作,其宗旨是让企业等用人单位实质性的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除了举办相应的讲座和交流之外,拟将四年级部分实践性强的课程请企业相关人员讲授,并让高年级学生直接参与企业实际科研项目的设计开发过程。这样既可以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可以加强用人单位和学生的实质性沟通,可有效地实现学生的理想就业,同时对教师亦是一种科研能力的提升,于学科建设亦有利。







目前我们已经和几十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部分企业的合作已经按我们的宗旨步入实质性的阶段,不少学生已从中受益。

学院制管理是中国高校在不断改革发展中,自我优化结构、强化功能的现实选择。这种制度适应了大学规模扩大、层次提高的需要,有利于深化高校改革,推进高校健康、持续、稳定发展[3]。二级学院作为大学组织系统中的子系统,其改革必须符合大系统的组织目标。在二级学院管理机制改革的过程中,涉及到资源配置、利益格局的调整等,必须正确处理好宏观调控管理与微观放开搞活的关系、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有利于实现学校发展的长远目标。

参考文献:

[1]夏秀琴.学院制下高校二级学院内部管理运行机制的构建[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4 ):110-113.

[2]杜英芳.当前学校二级学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0,(12):99-100.

[3]李珍刚.现代大学二级学院管理体制创新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136-140.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ecc3d14a4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6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