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视角下的幼儿园主题墙创设

时间:2022-05-30 22:52:2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儿童视角下的幼儿园主题墙创设

摘要:墙面环境作为幼儿园环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反映了幼儿园的整体面貌,更是对幼儿的个体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幼儿园活动以幼儿作为主体,为推动儿童视角在主题墙创设中的运用,教师应具备倾听幼儿的意识,重视幼儿参与的过程,并积极回应幼儿的想法;幼儿园应积极创设关于管理者、幼儿、教师、家长、研究者等共同组成的共同体,为教师运用儿童视角提供支持。 关键词:儿童视角;主题墙创设;环境

幼儿园环境作为儿童每天密切接触的客观存在,与儿童的发展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主题墙作为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丰富幼儿园教育境、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从儿童视角出发,引导儿童做墙面环境的主人,以主体身份参与墙面环境创设的全过程显得尤为重要。在幼儿的思维方式和所思所想得以呈现的同时,也能促进其认知、情感、品德、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此外,由于幼儿亲自参与布置环境,会对环境产生一种特殊的情感联结。幼儿只有在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环境中,才能充满自信地参与活动,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积极愉快地介入主题活动的生成之中。幼儿园也才能达到如马拉古奇说的那般:我们的学前学校的墙壁会说话,也有记录的作用,利用壁面的空间暂时或永久地展示幼儿及成人的生活。

一、当前主题墙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师作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主题墙的创设中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尽管大部分教师具有以儿童为本的意识,然而在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使主题墙的创设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主题墙以装饰为主

在环境创设过程中,教师总是重视主题墙的装饰功能,有些教师甚至抱着开学初把主题墙创设好了,就持续一个学期,主题墙的存在仅如装饰一般,久而久之,幼儿对已有的、固化的主题墙习以为常。而有的教师因惧怕幼儿将其精心准备的主题墙内容弄脏、弄乱、弄破,无视儿童的兴趣,将主题墙的内容呈现在远高于儿童视野的高处,儿童只可远观,不可亵玩 (二)儿童处于被动地位

在一日生活过程中,教师往往处于主导地位。在主题墙创设方面,教师有自己的预设,但部分教师存在忠实取向,主题墙的创设按照自己的预设来进行。如中班能干的我主题墙的创设,教师在主题开始之前完成整体的布局,划分好主题墙每一小块的区域:环境的变化、自我表现、服务教室。主题活动来源于儿童的兴趣点,但在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幼儿的兴趣发生了变化,初入中班的他们对自我表现更感兴趣,课程行进过程中幼儿自我表现的形式也很多样。但在进行主题墙创设时,教师仍将三部分内容均分。在主题墙创设中,教师发现另外两部分缺乏实质性的内容,就要求孩子们画环境的变化,并找了一些儿童做值日生的照片上墙。在主题进行后期,幼儿对自我表现那一部分内容兴致满满,其余两块内容则是兴趣缺缺。

(三)主题呈现缺乏阶段性、递进性

在主题课程开展过程中,大主题之下还有小主题,小主题之间不仅是并列关


系,而且存在着顺序性。如向上的牵牛花主题下有花开朵朵、藤蔓绕绕和籽儿采采三个小主题。部分教师在主题墙呈现过程中,将三块内容割裂开来,分别呈现在三面距离甚远的墙上,忽视了三个小主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儿童视角下的主题墙创设策略

儿童的发展离不开实践,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需带有发现的眼睛,发现儿童的兴趣点和生长点,从专业的角度进行思考,结合幼儿的兴趣与需要进行判断。此外,对于自己的行为,教师需具备自我批判精神,改变主题墙的创设。 (一)兼顾美观与教育

颜色对幼儿的行为和情绪具有暗示作用,主题墙背景的选择应在与班级整体风格与色调协调的同时,与所呈现的主题内容相辅相成,交相辉映。此外,主题墙创设应以简洁为主,不可太过繁琐。

主题墙的创设在兼顾美感的同时更应注重其教育内涵和对儿童的教育功能,随着幼儿兴趣点的变化,教师应将主题墙的内容进行适时、适当的调整,以达到帮助儿童回顾主题经验、与主题墙有效互动以及促进同伴交流的作用。此外,因儿童的学习具有直接经验性,故主题墙的高度不宜过高,而是应与儿童视线高度平行为宜,便于儿童与墙面进行互动,让儿童在看看、摸摸、闻闻、听听中收获属于自己的经验与乐趣。

(二)充分调动儿童主动性

兴趣是儿童选择游戏内容的原动力,作为教师,要尊重儿童的兴趣和个体差异,尊重儿童在游戏进程中的不同发展水平。就游戏环境的创设而言,更要注重儿童对活动内容的自主发现和操作体验。主题活动中主动收集资料的内容要统一,手机的信息既有共性特征,又具有个性特点。[2]

儿童视角下的主题墙创设,教师要让儿童通过语言、作品、收集的资料、布置的过程、合作的体验等多种途径,努力来表达对生活的感受与想法。儿童的经验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拓展,其兴趣也随着改变,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捕捉儿童的兴趣点,丰富主题墙的内容。

随着儿童经验的不断拓展延伸,主题墙应是当地将幼儿的探究内容展现,以便连接幼儿的核心经验。教师亦可将其体验方式、探索所获得的发现、体现所获得的感受等展示与主题墙面,以便幼儿整合知识经验,形成知识脉络。 (三)层层递进,逐渐完善

主题活动本应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围绕某一主题展开的教育活动,活动形式和内容结合幼儿的兴趣,具有不确定性,幼儿的认知活动也随着活动的展开持久而连续地进行,这样幼儿才能深入地不断探索。而不是某一阶段教师一气呵成的结果展示,也不是一张张独立的活动图片展示。[3]

在幼儿园主题墙创设过程中,教师需在对内容和幼儿学习的思考的基础之上,呈现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学习过程和活动状态,以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其中,教师捕捉的活动照片、儿童的语言以及幼儿自己全身心参与的记录表、调查表和各种作品这些过程性资料就尤为重要。作为教师,要将这些过程性资料由浅入深地进行呈现,从中发现不足并及时地设计心得活动帮助幼儿进行经验的补充和提升。

蒙台梭利曾经说过:有准备的环境必须由理解儿童和了解儿童内在需要、掌教育理论的教师来准备。教师是科学设计主题墙的关键,儿童视角下的主题墙设计需要教师充分掌握课程目标,以儿童的视角、用儿童的逻辑,丰富主题墙中的儿童元素,彰显主题墙中的儿童的气息。


参考文献:

[1]刘焱,何梦燚.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202-203. [2](美)爱德华兹,甘第尼,福尔曼.儿童的一百种语言〔M〕.罗雅芬,等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2

[3]徐佳丽(北京师范大学广州实验学校).深度学习指向下的幼儿园主题墙设计[J].教育导刊, 2019, (16):84-86.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f36af7842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