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鸬鹚的阅读(2019四川乐山非连续性文本)

时间:2023-02-03 12:08:1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关于鸬鹚的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材料一:

鸬鹚(节选)

渔人忽然站起来,拿竹篙向船舷一抹,鸬鹚就都扑着翅膀钻进水里去了。湖面立刻失去了平静,荡起一圈圈粼粼的波纹,无数浪花在夕阳的柔光中跳跃。

不多一会儿,就有鸬鹚钻出水面,扑着翅膀跳上渔船,喉囊鼓鼓的。渔人一把抓住它的脖子,把吞进喉囊的鱼挤了出来,又把它甩进水里。

鸬鹚不断地跳上渔船,渔人都要忙不过来了。

岸上炊烟四起,袅袅地升上天空。渔人不再赶鸬鹚下水了,让它们停在船舷上。他从舱里拣些小鱼,一条条抛给鸬鹚吃。鸬鹚张开长长的嘴巴,接住抛来的鱼,一口吞了下去。

鸬鹚吃饱了,又像士兵似的,整齐地站在船舷上。渔人就荡起桨,划着小船回去了。 ..

材料二:

钩嘴大脚,捕鱼神器(节选) ..

在分类学上,鸬鹚属于鹈形目,这个家族的脚都为“全蹼足”,四个脚趾之间均有蹼相连,这能给它们水下活动提供更充足的推进力。

在水下,鸬鹚会收紧羽毛,两只大脚在身后划水推进,如鱼雷般快速穿梭,偶尔翅膀也会半张开来,用以帮助急转弯,或者扑动几下加速前冲。

鸬鹚嘴尖的弯钩,让它看起来有些像鹰,因此鸬鹚也常被称为“鱼鹰”。这个钩对捕鱼至关重要,通常鱼只要被它叼住,就会受伤流血。即便趁鸬鹚不留神逃脱了,鱼也会因流血受伤而大大影响速度,很难逃脱鸬鹚接下来的二次追捕。 “遇到大鱼,就算无法单独擒获,鸬鹚们也会通力合作,你啄头、它啄尾,共同把鱼驱赶到渔船附近,等待主人用工具将鱼捕获。” 有文章曾这样描述。

材料三:

西湖渔夫(节选) ..

西湖是人间天堂,也是鸟类乐园。每年冬天,大批鸬鹚从北方飞来越冬,西湖成为观赏鸬鹚、拍摄鸬鹚的好去处。

鸬鹚比鸭狭长,体羽黑色,并带紫色金属光泽,肩羽和大覆羽暗棕色,羽边黑色,而呈鳞片状。鸬鹚嘴强而长,锥状,先端具锐钩,适于啄鱼;下喉有小囊,喉部具大白点。

鸬鹚捕鱼方法独特。在海草丛生的水域主要用脚蹼游水,在清澈的水域或沙底的水域,就脚蹼和翅膀并用。在能见度低的水里,鸬鹚往往采用偷偷靠近猎物的方式到达猎物身边时,突然伸长脖子用嘴发出致命一击,无论多么灵活的猎物也难逃脱。

历史上,很早就有人驯养鸬鹚,并用它们捕鱼。在南方水乡,渔民外出捕鱼时常带上驯化好的鸬鹚。它们整齐地站在船头,脖子上都被系上绳子。当渔民发现水中有鱼时,


便把鸬鹚赶入。由于脖子上系着绳子,鸬鹚捕到鱼也无法吞咽下去,只好叼着返回船边。主人把鱼取下后,鸬鹚再次下潜去捕鱼。



14.下列对文本的整体感知,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段材料都是以鸬鹚为对象,抓住鸬鹚擅长捕鱼的特性来写。 B.材料一是记叙文,通过景物描写和动作描写,给人生动优美之感。 C.材料二和三都是说明文,都运用了打比方和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D.三段材料都是从欣赏的角度写鸬鹚,融入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15.下列对文本信息的探究,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和材料三对鸬鹚捕鱼过程的介绍极为相似,可以判断材料一写的内容发生在南方水乡的可能性较大。

B.材料二末尾,从引文中“就算”“也会”“有文章曾”这些词语看,鸬鹚也有合作捕大鱼的情形。

C.从材料三可知,鸬鹚是一种候鸟,野生野长的鸬鹚会随着季节气候的变化,在南北方之间迁徙。

D.从材料三看,在历史上鸬鹚最早被渔民驯养是在南方水乡开始的,因为北方缺水少鱼。 16.三段材料分别运用“士兵”“神器”和“渔夫”三个词来写鸬鹚,它们的作用分别是:3分)

1“士兵”突出了鸬鹚 的特点; 2“神器”突出了鸬鹚 的特点; 3“渔夫”突出了鸬鹚 的特点。

【参考答案】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4.C 15.D

16.1)整齐一致、训练有素 2)独特的外形有利于捕鱼 3)捕鱼方法独特、经验丰富 2019四川乐山)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f414cf7b7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2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