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和次韵诗的流变考察——以二苏次韵诗为例解读

时间:2022-07-24 22:18: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唱和次韵诗的流变考察——以二苏次韵诗为例



要:唱和诗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特殊体例。唱和诗在体裁和题材方面都较近似,通过对这些作品进行比较,可以更加清晰地显示同类文学作品的不同特征,也更能看出同一类作品,在交往唱和的产生过程中如何相互借鉴和引用,对文学主体各自的创作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次韵诗是唱和诗的一个重要类别,也是二苏唱和诗的一个重要体裁,因此,本文从唱和次韵诗的流变和基本特征入手,以二苏次韵诗的创作情况为例,对这种诗歌的题材及体式特征进行深入剖析。



关键词:唱和诗;次韵诗;二苏

一、唱和次韵诗的渊源及发展历程

唱和诗是诗歌的一种体式,创作主体间的交流互动限定了它的文体内涵。二苏诗歌作品中触目可见二人之间大量的次韵诗,数量竟超过非次和诗与酬唱赠答诗,究竟次韵诗在体式上与其它唱和诗有何不同,其发展状况又是如何,二苏为何选择次韵诗作为彼此唱和的主要体裁,在这里需要细细考辨。

次韵诗为唱和诗一个支流。从文体上说,它属于唱和诗的一种。因此,其形式和内容特点应从唱和诗的发源和特征上来考察。唱和诗是在歌诗相和的时代出现的一个诗学术语,特指和唱,帮腔。《礼·乐记》有曰“倡和清浊”,疏为:“先发声者为倡,后应声者为和”1。《荀子》“乐论”中认为“唱和有应,善恶相向”2,或谓以诗词相酬答,并认为“唱酬”义同“唱和”。《文心雕龙》“乐府”一节中有:“诗为乐心,声为乐体”、“乐辞曰诗,诗声曰歌”的论述3。当代的文体观中认为“古人用诗歌相互酬唱、赠答,称为唱和,或称倡和。”4包括次韵诗在内的二苏之间的众多的唱和诗,即沿袭了这种互相呼应、彼此酬唱的特性。

尽管“唱和”一词出现较早,但是被用于诗歌创作方面,作为一种有意识的诗歌创作方式却到了汉代以后。有一种观点认为最早的唱和诗是西汉时苏武和李陵的送别诗,但其真伪尚存争议。还有观点认为东汉的《客示桓麟诗》与桓麟的《答客诗》以及秦嘉夫妇的赠答诗可以看作赠答诗的滥觞。但是,一般的观点认为真正的有意识的唱和诗作出现在东晋之末,庐山释慧远及其追随者之间以及陶渊明与友人之间的唱和之作的出现,才能被认为唱和诗的滥觞,这在赵的专著中有详细的分析。

至隋代时期,唱和诗“在大业年间风靡一时,对唐代的应制唱和诗的写作产生了相应的影响” 5。初盛唐时唱和诗中应制之作逐渐增多,也不乏名篇,例如王维、岑参、杜甫等和贾至的《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诗,算得上是初盛唐唱和诗中的佳作。中唐以后,由大历诗人唱和及元白唱和带动了唱和诗风的兴盛,无论在数量还是在内容上,唱和诗都有了较大的变化。这种风气沿袭至宋初,随着诗歌本身的成熟,诗人群体的扩大,诗歌的创作广泛运用于人


们的日常生活,它的唱和时代才真正到来。《全唐诗》的数量是整个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的数倍,唱和诗在唐代兴起;《全宋诗》的数量又是《全唐诗》的数十倍,因此宋代唱和诗大盛,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而宋初的欧梅唱和更进一步承续了前代的唱和诗风,直接影响了苏轼等人的唱和诗风的形成。 二、唱和次韵诗的题材特征

从唱和诗的创作主体及内容看,自源流而下主要划分为两种体裁:一是君臣士大夫应制酬唱,一是文人群体之间遣兴寄赠所作。唱和诗体的兴盛与君臣唱和、帝王的提倡是分不开的。在唱和诗刚出现的时候,文人墨客间的酬唱相对较少,而君王唱、大臣和的情况则比较多,文坛上流传下来数量众多的君臣唱和作品。

在和意不和韵之前的阶段,较重要的有南齐竟陵王萧子良文学集团的诗歌唱和、萧梁政权以萧衍父子四人为主的君臣唱和、南朝陈文帝及陈后主的唱和、隋炀帝杨广时期君臣的唱和等等。

是否用同一种韵,在唱和诗出现的早期有较明显的分界。赵在其专著中将唱和诗与赠答诗、同题诗、拟古诗分别进行考辨,从体裁特点上对唱和诗进行了限定,认为唱和诗既与诸体有内在形式和内容上的相似之处,也与诸体各异,最初的唱和诗要求“既是赠答,但不可各自立意;既具拟古特征,但拟的是今人,不是古人;既要同题,但不是同时分头而成,也不是联句而下,而是唱先和后,一般不得同韵”6。从古代诗歌作品中可以发现早期的唱和诗不和韵,但用意必定相同,只有末二句为和作自述之意,这种特点一直保持到粱代。

一般而言,唱和诗中和诗所取的景物范围、情意的表现方式,特别是所写的角度,不能与唱诗有别,有所不同即成答诗。和诗选景、结构、遣词等不能与唱诗雷同,雷同则为抄袭,模仿,故和诗在唐以前的特征主要就是唱诗的附属与点缀。早期的次韵诗多是诗歌游戏,苏轼晚年的次韵陶诗和陶诗都可以看作这类诗歌体裁的余绪。创作这类拟古诗的时候,作者必须放弃自己特有的风格,写出的诗力求酷似前人之作,从语言、用意、情调各方面都仿佛古人风韵。而同题诗是文人们聚会时,同出一题,多人共作。苏轼和苏辙在年轻时代即写过众多的同题之作。

三、唱和次韵诗的体裁限定

次韵诗的体制,在南朝梁昭明太子的《文选》,宋代刘攽的《中山诗

话》,金代王若虚的《滹南诗话》,明代徐师曾的《文体明辨》以及近代何文焕辑集的《历代诗话》中等,都有过对它的的理论依据和创作方法的研究。 宋人刘攽认为“唐诗赓和,有次韵(先后无易),有依韵(同在一韵),有用韵(用彼韵不必次)”7。明代徐师增《文章辨体》“序说”8中认为,和韵诗有三体:“一曰依韵,谓同在一韵中而不必用其字也。二曰次韵,谓和其原韵二先后次第皆因之也。三曰用韵,谓其用韵而先后不必次也”,次韵诗即为和韵诗之一种。清人吴乔在《答万季野诗问》9中在回答“和诗必步韵乎”时,说“和诗之体不一:意如答问而不同韵,谓之和诗;同其韵而不同其字者,谓之和韵;同其韵(字)而次第不同者,谓之用韵;依其次第者,谓之步韵。”刘、徐所谓之“依韵” 即为吴所言之“和韵”;刘、徐所谓之“次韵”即为吴所言之“步韵”。因此,次韵诗又可被称为步韵诗。

次韵诗在中唐以前,体式上并未成形,早期多以限韵赋诗的形式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次韵”作为一种独立的诗体,当是在唐代元稹、白居易二人的唱


和过程中出现,并被自号为“元和体”,并认为“古未之有也” 。白居易与元稹之间往返酬和,次韵相排,长篇律诗,以此相难,竞胜争强,形成了“元和体” ;



晚唐诗人皮日休、陆龟蒙之间,竟在一年中写出658首赠答、唱和诗,汇成《松陵集》十卷,其中几乎篇篇次韵。和韵唱和到了北宋,苏轼、黄庭坚进一步扩大写作领域,和古人诗(如陶诗)次其韵。苏轼存诗2700余首,次韵诗超过三分之一。

1 赵以武《唱和诗研究》,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7 2 四库全书本 3 四库全书本

4 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5 赵以武《唱和诗研究》,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7 6 赵以武《唱和诗研究》,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7

7 (宋)刘攽《中山诗话》,《历代诗话》本,北京:中华书局,2004 8 (明)徐师增,罗根泽校点《文章辨体》,北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9 申骏《中国历代诗话词话选粹》,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fe67581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3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