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教学反思 《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是七年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题的教学内容,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自尊的含义和表现。在掌握自尊含义的基础上,理解自尊与尊重他人相互关联,密不可分。懂得知耻是自尊的表现。初步学会全面分析自己,评价自己。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对待自身存在的缺点。学会掌握尊重他人的方法。不断地尝试体验自尊带来的快乐。在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过程中体验被尊重。由于本课理论性较强,因此在实施过程中运用典型事例将知识进行归纳,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符合新课标由学生感悟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要求,也符合七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 本课的设计注重情境的设置,如导入新课时我由民族的自尊入手, 设疑:同学们是否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由于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多数学生意识不到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于是,我讲述了“徐悲鸿早年留学”的故事,并且例举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等比较有代表性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体会民族的自尊带给我们的快乐,这为本课的学习和探讨奠定了基础。在讲述自尊与知耻的关系时,由于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我将教材中“格林尼亚”的故事进行了适当的组织和完善并让学生对故事叙说感想,并对问题的分析过程中学生逐渐体会到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成功之处: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很好的呈现出来,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练习册自主学习这部分完成的较好。 不足之处:学生掌握知识还是停留在从课本到课本知识的认知。没有真正上升为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多鼓励学生把课本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不断的提升自我锻炼自我进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0de4854b6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3f.html